最近,一位刚满 16 岁的女生,自杀了。
凯莉雅 · 珀西。
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她风靡一时的表情包你或许见过。
她其实是一名儿童选秀明星。
3 岁起,就被母亲报名参加了选美比赛。
十几年来一直在各种选美巡回赛中,夺得了许多冠军奖杯。
后来又参加了儿童选美的真人秀,吸引了一批粉丝。
然而,在电视上的光鲜亮丽之下,这个 16 岁女孩似乎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虽然她的死因并没有公开,但舆论的矛头全都指向了一件事——
儿童选美。
就连国内网友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为什么要有儿童选美这种东西」
儿童选美,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儿童选美,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920 年代,美国各地就开始举办「寻找最美儿童」的活动。
不过,那时的选美很简单。
没有化妆,没有戴假发,没有过度的竞争策略,甚至不需要支付报名费。
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刺激旅游,让家长带孩子来当地消费。
1920 年代的儿童选美游行
儿童选美真正形成系统的产业化,是在 1960 年代。
选美方式逐渐向成人选美靠拢,增加了各种才艺表演等项目。
积极地鼓励儿童化妆,戴假发、假牙、假睫毛,在舞台上做性感的舞蹈动作。
随着电视机、互联网的陆续发展,儿童选美的市场越来越大。
20 世纪末,美国的儿童选美行业价值估计为 10 亿美元,每年举行的选美比赛超过 3000 次。
据统计,每年约有 25 万名儿童参加,行业年收入可达 200 亿美元。
来自维基百科
在电影《阳光小美女》中,就还原过儿童选美比赛中的「盛况」。
娇小可爱的面孔,全都顶上了成年人的浓妆艳抹。
戴上时髦的假发,夸张的假睫毛,穿上闪亮的连衣裙。
还都得摆出职业化的选美笑容,犹如复制粘贴。
美国还有一档颇受争议的儿童选美真人秀——《选美小天后》。
节目里,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看起来更「有曲线」,特地给孩子订做假胸假臀。
这个小女孩只有 4 岁。
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在舞台上更有辨识度,将孩子打扮成《漂亮女人》中朱莉娅 · 罗伯茨饰演的妓女角色。
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在漫长的节目中保持精力,直接给孩子喝勾兑了红牛的功能性饮料。
而早就有专家警告过,给发育中的孩子喝这类饮品无异于给她们服下「慢性毒药」。
除了在妆容和身形上下功夫,有的家长直接动起了「整容」的歪心思。
曾有媒体曝光过,有个母亲亲手给 8 岁的女儿打除皱针。
在医学上,给未成年人注射肉毒杆菌只会影响发育,且增加面部变形的风险。
这些家长们,为什么要置孩子的健康成长于不顾,而前仆后继地将她们推向这个怪象丛生的选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