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 周杰伦大战蔡徐坤 " 有点像。
文 | 龙承菲
编辑 | 周亚波
就算是当年打响第一枪的《浪姐》第一季,也没有哪位女明星的翻红,达到王心凌今天的 " 阵仗 "。
上周五《浪姐 3》首播,王心凌穿着百褶短裙,蹦蹦跳跳地唱了一首《爱你》,在所有的初舞台片段中收获了断层第一的播放量。
节目播出后长达一周的时间里,微博高位热搜上始终挂着她的名字,登顶国内六大音乐平台榜单第一,连演过的偶像剧《微笑 pasta》都能上热搜首位。
一时间全网都是曾经真情实感的王心凌粉丝,短视频平台上流遍这样的视频:已经结婚生子、步入中年的 " 男粉 ",跟着电视屏幕上的王心凌一起扭动,号召全公司员工给王心凌投票。" 王心凌粉丝购入芒果股票为其加油 " 的关键词,一度登上微博娱乐榜前列。
而这股全网回忆青春的考古热潮过了一周,另一种声音也在互联网的舆论场中浮现:被奉为童年回忆的那些偶像剧,即使是过去也会被认为幼稚烂俗;比起萧亚轩、蔡依林等同时代的中国台湾歌手,王心凌也并不能算突出——如果她真的有这么多粉丝,怎么会经历长达十数年无人问津的低谷?
问题也因此出现:
王心凌的再度翻红,到底是大众情怀的又一次胜利,还是人工造就的又一个 " 流量密码 "?
在《浪姐 3》第一期节目里,王心凌占据的分量并不重。
她被分配到的镜头量只有一个完整的初舞台呈现,和一段简单的入场采访,几乎没有和其他姐姐的任何互动,甚至可以揣测,芒果 TV 最初并没有押宝她," 镜头分配叙事 " 的重点,仍是 " 姐妹情深 " 和 " 暗流涌动 "。
选秀播了这么多年,大致的套路观众已经摸得七七八八,这是一个选手获得的最基础的初登场呈现。它的吸睛程度比不上语出惊人的于文文,表演的突破性和难度也并不高,而是主打情怀的 " 情景复刻 "。
但就是这样,王心凌依然在各大平台红到发紫。观众看到王心凌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总会有种被岁月击中的安心。
为什么观众觉得王心凌可贵?因为对比出真知。
她走红的那几年,正是台湾乐坛群星荟萃的时期。那时候的口号是 " 四大三小一蛇团 ",王心凌论资排辈只能算进 " 三小 " 里。
她当时尚且不能自主完成歌曲制作,风格也比较单一,在鼎盛期的周杰伦、潮流又火辣的萧亚轩和蔡依林面前,甜妹可人的王心凌单凭音乐很难抗衡,还要靠爆款台偶带来的附加分。
更何况,对于这些人的主体受众——年轻气盛、要走在潮流前端的初高中生来说,总要坚持点特立独行的叛逆心。周杰伦才华横溢,音乐风格和唱法都让人耳目一新,《超级女声》里剪着短发的李宇春和周笔畅很酷。与这些人对比,娇弱又平凡的偶像剧女主角,则听起来有一点土气。
但到了现在,娱乐圈已经多少年没有诞生出天王天后,唱片时代的日薄西山,要靠国民音综来填补传播的渠道。
101 选秀倒是生产出了一种新的艺人模式和造星途径,它向大众普及了 " 唱跳偶像 " 的概念,又没有拿出水平足够优秀的艺人样本。
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韩国,当红的团体们上台时也要开着巨大的垫音,昨天的校庆演出上,韩国新生代最红的女团 aespa,依然在对口型假唱。
《浪姐》可以被看作是女明星的大型真人秀,但仍然有观众在期待优质的全开麦唱跳舞台。早在这一季节目开始前,在关注人选的饭圈里,至今仍然能保持状态、全开麦唱歌曲串烧的王心凌,就是期待度最高的几位之一。
观众想看到的是 " 女团教科书 ",而王心凌满足了大众的期待,一个旁证就是,王心凌两年前的演唱会唱跳稳如 cd,又一次被拉出来登上热搜,转评也满是拉踩。
全网男粉跟跳王心凌,成为了这场翻红带来的衍生现象。
已到中年的男士们放下锅铲拖把,从《王者荣耀》里抬起头,跟着电视屏幕上当年的少女偶像一起大跳《爱你》,听上去是滑稽又感动的怀旧美谈,也成了这次翻红潮流里的最大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