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岁的薛凯琪又美美回来了。
坦白讲,姐在《乘风破浪》里的露面并不多,但靠着 " 有效镜头 " 杀出了一条血路。
我一直觉得薛凯琪有点子 " 神奇 " 在。
这个奇,在她总是在挨骂的边缘试探,却又幸免于难。
比如她被大众反复咀嚼的 " 代表作 ",并不是某首歌(就像《爱你》之于王心凌)。
2015 年颁华鼎奖,薛凯琪在台上形容获奖者江一燕 " 不要脸 " 就能获奖。
这个场面对于当事人来说可能有点尴尬,对吃瓜群众来说却刚刚好。
对于早年抓马遍地的娱乐圈,敢这么直接的主儿,可能是像那英这样一贯的大姐大,至少不该是唱着小情歌的少女型歌手。
薛凯琪这一声 " 口误 ",不仅霸占了次日的头版头条,余韵之长,频频考古,也让当事人在五年后送上了第一声道歉。
倘若一定要贴个标签,你可以说这是" 女人之间的扯头花 "。
就像她和歌手方大同的故事,换个角度似乎也能被解读为" 炒作 "、" 养备胎 "。
方大同早年得名 " 娱乐圈最后一个处男 ",或许有噱头的成分,但团队也不会在玩咖身上贴这个标签:
方老师对着镜头很坦诚,因为打小信仰的缘故,他有冲动会选择喝水,怕上瘾所以克制接吻频率,被氧气少女版的郭采洁索要联系方式也会装傻拒绝。
这样一人,却心甘情愿让生活只剩下 " 吃饭睡觉薛凯琪 "。
说白了,这是一代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让当时的网友掀起一波互联网红娘的浪潮,又名 " 帮方大同追薛凯琪 "。
尽管如此,她依旧咬死 " 好朋友 ",见报的绯闻男友也是另有其人。
同样的行为,换个内娱其他艺人早就被刷屏的骂。
但薛凯琪好像还是那个记忆里的 " 甜妹 ",散发着大白兔奶糖的味道。
——听到我的感触,阿智表示她更愿意以 " 善意 " 的角度去看待这些行为、解读这段关系。
所以,这个 " 善意 " 到底由何而来呢?
我看完节目又去看她的资料,有了一点思考,不一定对——
除了美丽和作品,让看客无法简单粗暴贴标签的,大概就是薛凯琪那一点带着真诚的生动。
她撕过江 one(一)燕,这位情史成迷、一心支教、主动认领建筑师大奖的文艺女神。
但她同样和很多女孩保持着很妙的关系,比如阿娇。
明明一开始选宿舍,薛凯琪就是看了阿娇的名字才进去的,没想到被阿娇看透了小心思,她立马嘴硬:不想!
以前要找你陪我睡了,但现在变咯!
傲娇到最后,一无所有。阿 Sa 出场,直接把阿娇带去了另一栋宿舍。
这下薛凯琪才慌了,急忙上去贴贴:我没有拒绝你,我已经打算跟你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