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扶林导演(右三)
于是,在陈晓旭寄出这封信的第六天,她收到了王扶林导演的回信,请她去往北京面试。
但是丑话也说在了前头:"食宿自理,如未入选,路费不予报销。"
陈晓旭一狠心,瞒着团里偷跑出去,坐上了去北京的车。
两天之后,到了北京。她先是回答了两个面试老师近百个有关《红楼梦》的问题,才得到了面见导演的机会。
第二天上午,下着很大的雨。
陈晓旭赶到面试现场时,衣衫尽湿,头发也黏糊糊地粘在脸上,形容狼狈。
她心里沮丧,觉得自己这次一定搞砸了面试,只是面上依旧淡定。
和王导聊了几句之后,王导送她进了电梯,告诉她:"把火车票保存好,下次来时好报销。"
这句话,给本来绝望的陈晓旭续了一口气。
王扶林与陈晓旭
回到鞍山,她就在日复一日地等待中,静心潜读《红楼梦》。她从秋天等到冬天,在冬天结束的时候,手里的《红楼梦》已经翻过了两遍,笔记也做了一大本。
终于,春天来了。
某天,话剧团的团长把陈晓旭叫到团里,一个好消息正等着她:
"我已经代表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给你签了半年的合同,4月1日,你去北京报到,参加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剧组演员培训班。"
喜讯突然蒙头砸来,陈晓旭赶忙问:"那谁演林黛玉?"
得知角色都没定下来,要在三个月的培训班中产生时,她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她还是只想演林黛玉。
"我拥有无数个美丽的梦,最美的一个是从这里开始的……"
陈晓旭曾用这样的开头,描述在红楼梦剧组的时光。
1984年4月,一百多名少男少女在北京圆明园集结,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培训班。
她们每天早早起身,到楼下的广场上练习走路、请安、跪拜等等礼节,还要学习琴棋书画等各项技能,目的只有一个——
让自己尽可能地像古代人。
《红楼梦》培训班的相关视频采访
因为角色没定,所有人都是集中学习,再根据各自的意愿表演适合这个角色的小品,几乎所有演员中途都会改变自己的意愿:演袭人的试过宝钗,演秦可卿的也曾扮过黛玉。
只有陈晓旭不同,她对着导演表态:"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观众会觉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个女孩的角色。"
她对"林黛玉"一角异常坚决,从不退而求其次,而事实也足以证明她的正确。
当该剧的化妆师杨树云为陈晓旭扮上相,她穿着淡蓝色的衣裙从化妆间走出时,所有人都惊了一跳。
像,太像了。
从左至右:服装师史延芹、陈晓旭、化妆师杨树云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仿佛就是书中的林黛玉活了过来。于是,王扶林拍板决定,就让陈晓旭出演林黛玉。
这一年,陈晓旭19岁,她终于和林黛玉,跨越时空,站在了一起。
陈晓旭是林黛玉的知己,也是林黛玉的粉丝。
饰演贾宝玉一角的欧阳奋强是培训班第二期学员,比陈晓旭来得稍晚一些。
定下角色之后,陈晓旭主动去找欧阳奋强对戏,只是两个年轻人刚刚见面,所以十分拘谨。
回住处的路上,为了能尽快熟悉起来,陈晓旭主动和欧阳奋强搭话:"人物分析写得怎么样了?"谁知这一问,竟惹出了矛盾。
欧阳奋强和陈晓旭说:"我从前看书时,不喜欢林黛玉。"陈晓旭心一紧,忙问为什么。
欧阳奋强说:"(她)太小心眼了,宝玉真的娶了她,神经也受不了。"
这话一出,算是戳到了陈晓旭的逆鳞。她受不了任何人说林黛玉不好,当即火冒三丈:
"你根本就欣赏不了她的美,不过是个凡夫俗子罢了。你认为你那个宝玉可爱呵,到处留情,是个须眉浊物、泛爱主义者,黛玉怎么会爱上他,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