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得思考之后,于震寰逐渐意识到了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开始变得有些自卑、内向:“十岁之前没有太在意自己的容貌,但十岁之后慢慢长大了,就觉得自己的容貌给自己带来了许多苦恼,活在一种自我否定的状态。”
震寰年满八岁以后,当地政府停发了给他的补贴。
不久之后,于震寰的父亲也下岗了,一家人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好在,于震寰本身颇有音乐天赋,唱歌跳舞都不在话下。
此后,他便跟随着一些地方团体踏上了全国走上赚钱的道路。
然而,巡演的过程并没有于震寰想象的那样容易。
每次演出时,观众们关注的并不是他的歌喉,而是他奇特的外形。

无数的嘲笑,让小小年纪的他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他开始厌恶自己的长相,最痛苦的时候,甚至发疯般地用手去拔全身的毛,起了轻生的念头。

然而,骨子里的一股韧劲,最终还是让他打消了这个想法。
17岁那年,为了追求音乐梦想,于震寰举家搬到了沈阳。
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一家人挤在月租150元的便宜出租房里过活。
为了补贴家用,于震寰一边四处拜师求艺,一边在歌舞厅演出挣钱。
好在,他的努力没有白费。1997年,沈阳前进歌舞团的一位教授将他收为学生。

此后,在教授的指导下,他的歌唱水平突飞猛进,还在辽宁省电视歌手大奖赛中斩获奖项。
凭借着独特的外形和动听的嗓音,他也成为当地歌舞厅颇受好评的驻唱歌手,每场演出观众爆满,出场费高达数千元。

2001年,于震寰受邀来到武汉演出。一次演出结束后,一个女孩在后台找到了他,泣不成声地说:“要是你早来半个月,我的妹妹说不定就不会死了!”
原来,这个女孩的妹妹因烧伤不幸毁容。

由于承受不了他人异样的眼光,她选择在呼啸的车流中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在女孩看来,如果妹妹看到“毛孩”能这么勇敢地面对生活,也许她也能鼓起勇气,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这个女孩的话,让于震寰内心感到一阵震撼。
他开始思考自己人生的价值,并决心用歌声鼓励大众:“上天造就了我这种特殊的人,肯定有它的道理。我要用我的特殊,让更多自卑的人学会自信,争取自己的社会地位!”

2004年,于震寰推出了首支个人单曲《还是爱你》,在国内引起了不小反响。此后他开始了全国巡演,所到之处万人空巷、一票难求。
对此,于震寰曾表示:“我不否认有些人是怀着好奇而来的,但我相信他们听完我的音乐,一定会觉得我是个坚强自信、值得尊重的人。”
同年12月,于震寰受邀登上了美国ABC电视台的访谈节目,并演唱了美国民歌《雪绒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