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营业,但不能不敬业。
文 | 张嘉琦
编辑 | 周亚波
" 明星剧外营业 " 这件事,又有了新话题。
窦骁和陈都灵主演的民国剧《良辰好景知几何》本周收官,一众主演在微博上发文告别角色。本来是常规操作,但窦骁却从其中 " 脱颖而出 ",迅速霸占文娱热搜榜单。
起因是有剧粉发现,窦骁发布的收官微博配了九张图,都没有出现作为 " 剧中 CP" 的女主角陈都灵;并且,窦骁还圈错了导演的微博,点名了剧组一众演员,却又漏掉了女二号赵樱子。
这些 " 小问题 " 还产生了一些连锁反应,比如正牌女友何超莲出现在评论区,被剧粉嘲讽为 " 宣誓主权 ",还翻出了剧播到 " 大婚 " 剧情的同时,窦骁给何超莲庆生的微博,用于佐证这一观点。上文娱热搜榜的关键词当中,除了当事人的名字,还有 " 避嫌 " 这种词汇。
再比如,这条微博最后编辑了三次,女二赵樱子还是没出现在名单里,赵樱子直接在评论区以角色身份做回应:" 三哥怎么没有艾特我,你在戏里没出来吗?真的以为你的小棕子死掉了吗?" 有网友调侃道," 这不就是大学小组作业,成员最后没加我名字吗?"
不过这件事情经过几天的发酵,目前来看舆论稍有反转。一部分原因是赵樱子在《乘风破浪》里把阿 Sa 认成了阿娇,她就此事在微博回应称是因为 " 对 Twins 滤镜太厚 ",还冲上了微博和抖音的热搜,被网友指责是在 " 炒作卖人设 ",有很多人反过来开始 " 同情窦骁 "。
另一方面,有人翻出《良辰好景知几何》播出期间何超莲的一些微博留言,发现她也明确表示过对剧内 CP 的尊重," 看他的剧不要想起我,萧北辰是林杭景的。" 还发表过支持窦骁和陈都灵二搭的言论。
这场平平无奇的娱乐圈闹剧,背后指向的其实是个在舆论场频繁出现的话题。因为这几年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明星营业越来越 " 卷 " 了。
适当的营业能有效地帮助剧集提升热度,同时还能帮助明星 " 立人设 ",将剧集热度转化为个人热度。但过度营业的确会对明星的个人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稍有不慎就会翻车。比较知名的,是《琉璃》的男主角成毅在 " 收官云歌会 " 上贡献的一出 " 年度级 CP 暴雷事件 ";《御赐小仵作》男女主也因为在剧播期分别传出恋情绯闻,就连二搭消息也无人支持。
明星到底需不需要在剧集宣传期营业?应该营业到什么程度才合适?什么样的营业方式才能达到 " 无人伤亡 " 的完美结局?这些问题,都还挺值得讨论。
" 营业 " 是门学问
在宣传期,明星营业的基础还是剧本身。
就拿 CP 来说,剧外营业对热度更高的 CP 来说是锦上添花,要是剧里都 " 嗑不动 ",剧外再怎么挣扎也是 " 无效营业 ";剧集性质和成色显然也极大程度地决定了明星是否需要卖力营业,大部分本身就以 CP 为卖点的甜宠剧、古装剧,都非常依赖明星在剧外的一系列操作。
营业的形式也越来越多了,微博互动已经是常规得不能再常规的形式,抖音合体、双人直播、大厂扫楼、时尚杂志……只要明星本人愿意且热度够高,有一万种方式可以给粉丝造梦。去年时尚芭莎慈善夜上,杨幂和陈伟霆就带着为《斛珠夫人》营业的任务手挽手走了红毯。
在剧集 CP 界,近几年公认的营业范本是《司藤》的男女主角景甜和张彬彬,关键词则是 " 体面 " 和 " 坦荡 ",二人在宣传期频频合体上演名场面,但大都是以角色和剧情为基础,给观众带来了足够强的代入感,而在营业期结束后,两人在公开场合也不 " 避嫌 ",大方互动,自然解绑。
事实上,除去一部分真的分不清戏里戏外的粉丝,大部分剧迷之所以期待明星在戏外营业,其实是在期待一种平行时空的延续。观众对一部剧的感情,会在结局后转移到演员身上,如果演员们私下关系很好,是一件让他们感到欣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