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播完之后,演员们仍然保持着在社交媒体上的公开互动,而不是 " 解绑 " 和 " 避嫌 ",是一件很拉好感的事情。
前几天,梁洁转发了张新成给《反转人生》唱的推广曲帮忙宣传,二人还在评论区 " 互怼 ",勾起了很多网友对《变成你的那一天》的回忆;更为人熟知的是,杨紫和张一山这对 " 姐弟 "《家有儿女》合作后,至今仍然在社交平台上保持着频繁的互动,每次都能引发一波 " 回忆杀 "。说白了,拍戏拍成朋友,自己舒服,观众也乐在其中。
反过来讲,大部分营业 " 翻车 " 的例子,都是因为明星亲自向观众揭露了 " 我们其实关系不好 " 的事实,剧里演浓情蜜意的情侣,剧外却是处处避嫌的陌生人,这种割裂感对于剧迷来说显得没那么好承受,也会因此对明星本人产生负面观感。
前段时间,在《清平乐》中饰演 " 怀吉 " 一角的男演员边程因为北电表演专业复试成绩受到网友关注,很多人翻出了他在剧播期和女演员任敏的直播片段,在那场直播里,他屡次表示对任敏的不满,因此被网友指责,认为他 " 不尊重合作伙伴 ",也让看剧时喜欢 " 怀柔 CP" 的人迅速 " 下头 "。
成毅也是营业 " 翻车 " 的典型案例。剧播期,他和袁冰妍卖力营业,贡献了 " 现场接吻 " 等一系列名场面,也让二人的 CP 粉队伍极速扩张," 冰橙汁 "CP 在当时的超话榜单最高上到过第二位。
后来在云歌会上,成毅因为 " 解绑心切 ",全程和袁冰妍零互动,当晚 " 成毅掉粉 " 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直到现在,他的新剧《沉香如屑》相关微博下面还有不少网友提起此事。
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如果两部剧同时播出,怎么 " 端水 " 就成了摆在明星面前的史诗级难题。
去年白敬亭的两部剧《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和《荣耀乒乓》同时收官,就有很多网友通过他的两条告别微博的 " 用心程度 ",猜测他 " 不想炒同性 CP";丁禹兮的两部剧《韫色过浓》和《传闻中的陈芊芊》同时播出时,两对 CP 的粉丝的关系也是剑拔弩张,丁禹兮和张予曦合作的新歌发布后,更是引发了另一对 CP 粉的不满。
营业的确是门学问,不过坦荡一点总是没坏处。就像陈晓在上个月给在播剧《好好说话》做宣传时说的一样:" 配合剧的宣传嘛,(剧)播完了就下班。"
" 不患寡而患不均 "
明星配合剧集宣传,已经有了一套标准化流程。相比更古早时候的 " 真 · 炒绯闻 ",现在的明星营业已经算是比较安全的区域了,宣传期一过,也不会有人过于 " 入戏 "。再加上现在网友对嗑 CP 的极致需求,营业就成了一件性价比极高的事。
明星主动 " 营业 ",看起来是一件 " 你好我好大家好 " 的事,对于明星本人来说,一个人设足够好的角色能够帮助自己打造个人标签,赵露思就因为多次出演甜宠剧," 甜妹 " 形象深入人心。另外,剧的热度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化到本人身上,也要看戏外营业得够不够用心。
同时,剧方和平台需要明星的热度来带动剧集本身的关注度,进而冲击更好看的播出表现,剧集宣传方在前期制作方案时,就很依赖明星的配合,如果配合度不够高,宣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对观众来说,能在有限的剧情外看到更多内容,或是弥补剧内的遗憾,或是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自然是一件毫无损失的事情。
这件事情的受益者还包括明星营业的各个场域。有时尚杂志的从业者表示,如果一对剧里的 CP 突然走红,双人拍摄是优先级最高的选项,能够同时吸引更多粉丝群体。对于一些依赖明星热度的访谈类媒体,情况也是一样,在剧集宣传期,双人 / 多人的项目效应在大多数时候都大于单人。
不过,当营业逐渐被默认为标准动作,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工业化流程之后,那些 " 不怎么爱营业 " 的明星,就难免承受舆论风险。毕竟对于明星来说,营业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大部分明星都不愿意和同一个合作对象捆绑过深," 合体容易解绑难 ",还要为下一部剧做长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