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李安的眼光是独到的。
「笨」和「书卷气」,两种看起来截然不同甚至有些矛盾的气质在汤唯身上巧妙地共存。
但,李安也知道,如此「天然」的汤唯,需要调教。
于是,汤唯被李安带到上海训练,唱苏州评弹、学习打麻将,穿旗袍高跟鞋、看影戏、读各种史料。
魔鬼训练 3 个月之后,李安终于满意。
《色 · 戒》拍了 118 天,114 天都在拍汤唯。李安说," 我从没花过那么多时间去栽培一个演员 "。
事实证明,李安选对了。
在《色 · 戒》中,人们可以看到汤唯的稚嫩和笨拙。
但王佳芝需要的,恰好也正是汤唯的「笨拙」。
一个努力想让自己从女学生变成麦太太,来诱惑易先生的王佳芝,漏洞百出下的青涩、惊慌与游离。
汤唯演出了她的蹩脚和笨拙,让 " 王佳芝活过来了 "。
《色 · 戒》成功了,汤唯却被封杀了。
突如其来的变故从天而降,放在别人身上可能是一道难过的坎。
但汤唯不仅没被打倒,还作了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定:
去英国读书。
她离开了公众视线 3 年。
3 年里,汤唯一边在话剧舞台演出,一边在英国学习表演。
后来杨澜评价她:「你好像很脆弱,但关键时候有非常大的勇气作出与众不同的选择。」
汤唯:「好奇心强,反应迟钝。」
她说这话,我是信的。
很多人不知道,汤唯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曾三次落榜后终上岸。
有记者问她:" 前面考了两次没考过,对人是有点打击的。"
汤唯脱口而出:" 没有,一点打击都没有!"
在她看来," 迟钝 ",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 好奇心 " 则使自己在困境中、在颠沛的命运中,有一颗坚韧和淡然的心。
所以,这样的汤唯,才会在跌落谷底时,那样的安之若素。
再次真正回到大众视线,是《晚秋》。
汤唯凭借这部影片斩获韩国影坛十项最佳女主角奖项,也成为了韩国三大奖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女主演的外国女演员。
被封杀了 3 年的汤唯,又带着口碑之作回到了大众视线。
她的 " 笨拙 ",给了她机遇,也帮她化解危机。
导演张挺评价汤唯说 :
「她始终有一种非常柔的女性力量,可以把一些很焦躁、很乖戾的东西慢慢包容和化解。」
勤拙
关于汤唯的演技,一直争议不断。
很多导演都夸过汤唯,杜琪峰夸她专注,许鞍华说她态度专业。
却似乎,鲜少有人从心底里佩服她演技好。
甚至不少人认为离开李安的汤唯,由《色 · 戒》构筑起的表演丰碑正一步步塌陷。
塌得最彻底的,莫过于《大明风华》。
一经播出,关于汤唯 " 走下神坛 " 的言论,更是甚嚣尘上。
但飓风中心的汤唯,却始终不曾因起落而动摇对自己的看法。
汤唯早就意识到,自己不是天赋型演员,而是 " 体验派 "。
她也曾如此自评:
" 我真的觉得自己没什么演技,我感受到,我就能演到,我感受不到,我真的演不到。"
仔细看她塑造的经典角色就知道——
从《色戒》典雅知性、略显青涩的王佳芝;
到《晚秋》疏离流浪、文艺颓美的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