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搞笑女得不到爱情"这句话,就暗含着一种规训。
即,女孩在现实中必须保持优雅端庄的仪态,否则就得不到爱情。
这种规训,借用大众对女生期待模样,框定所有女生外貌、言行举止,是根植于男权社会制度下的厌女常态。
偏见虽未消除,但搞笑女们想吃就吃、仰天大笑、在咸湿的边缘试探等行为,为人所喜,其实代表着一种进步。
但这种进步在娱乐圈嫌弃的"搞笑女"风潮下,逐渐变质。
女星们对这一标签的执着,是相中搞笑女身上的那点子甜,借搞笑女的个性魅力,用以伪装矫饰自身,从而达到讨喜的目的,为自己残破的人设添砖加瓦。
往小了说,她们在假扮人设,吸引流量,欺骗观众,掩盖自身的实力虚弱、内里浅薄。
往大了说,她们往"搞笑女"中又加了一份资本营销味道的变质成分,让本就路难行的搞笑女,多添一层与普通人对立的属性。
除了让喜剧女演员前途坎坷之外,又给女性"做自己"增添了阻力和障碍。
你说,这些所谓的"搞笑女"们,是不是很可笑?
别装了,不好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