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是一部已经有点年头的电影了,当然也是一部有思想的电影,不是普通的打打杀杀。
看过一些零星介绍,以前从没正经看过,昨晚吃过晚饭轻微运动后回家看电影频道,正好在播放,已经开始一会了,也没看的最完整,但是看完还是挺有感触的。电影讲述的是在利益面前的众生相,这个利益包括一个白面馒头,也包括爵位,金银财宝。涵盖了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性,驭人,愚众,手腕。
有很多话想说,敬佩导演的功力和正直,说实话的本份。是那种洞若观火,心知肚明的慧力和良知。看完整部电影,我觉得我是那些拿命不当命的穷苦人家出生的兵,匪。但是我不能做那些拿命不当命的兵,匪。死无全尸。不能让母亲面对一双鞋子和几两碎银的安抚,打发,愚弄,终日以泪洗面。不值。我做不了赵二虎,一个强人,没忘记信誉和良知,很难得。当然更做不了前方血流成河,府邸里波澜不惊,轻描淡写的那几个城府极深奸诈无比的狗官。或许我是那个重情重义又唯唯诺诺,耿直冲动的姜午阳,但是好像也不一定能做到。我欠缺坚持歃血为盟,至死不渝,为兄弟惨死挺身而出的勇气。
我是庞青云?恶念催生并且不断滋长的利欲熏心的普通人中的一个?可以不顾情面,不讲原则,还大义凛然,把自己包装成拥有高尚情操的伪君子?口口声声为了百姓,却同时把穷苦百姓的子弟往虎口里葬送还面不改色的冷血动物?一脑子的平步青云,出人头地,在权力面前毫无尊严,奴颜婢膝,置底线于不顾,佛当杀佛,说一套做一套,凶残至极的人渣?我不知道,不能确定,人性的可能性太丰富,看本性,也看机缘。落入羊群,就是任人宰割的食草动物。身近虎狼,就是一副獠牙的无情猎杀者的面目。谁都不要振振有词,谁也不要
人心叵测,赵二虎利箭穿心临死之前口含鲜血的那一声大哥,让庞青云的嘴脸尽显无遗。庞青云诱杀赵二虎的这场重头戏,虚伪和实诚,光明与阴暗,泾渭分明,是唤醒,怒吼,劝诫,忠告,控诉,是过去时,也是现在时,将来也终究难免,总是在重蹈覆辙,让人唏嘘不已。这世上的赵二虎和庞青云,仍然司空见惯。
杀人的穷苦人,和被杀的穷苦人,是同一种人。也就是说,自相残杀,何其悲凉。电影始终都没有交代哪一方是敌哪一方是我,难分,难说,分不清,亦敌亦友。一字之差,一念之差,翻手为敌,覆手为我。昨日是善,今朝已恶。这是现实,以利益为前提,利益是有吃的,不饿肚子了,白面馒头,也包括一箱箱的雪花银。一百零八人,从一开始的占山匪,到投靠清兵,把义气奉为天条,愿景是一口吃的,为了活命,攻下城池就地分赃。大多数人都是这个想法,所以大多数人都是被牵着鼻子走的笨牛,蠢人,可悲可怜。想想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如此。电影的隐喻并不难理解,口口声声为了兄弟们的大哥,得偿所愿,跪在太后宫邸的大门外,连太后一根毫毛都没瞧见,感激涕零,受宠若惊。当我们以为庞青云恶贯满盈的时候,殊不知山外青山,螳螂捕蝉,恶之外,有更大的恶,恶之不尽,庞青云也不过是太后的一只过河卒。我们看见了一只看不见的手,遮天蔽日的手,为所欲为的手,恶之源头的手。
姜午阳,赵二虎,庞青云,和那些无名无姓的匪众,死无葬身之地,最终以不可收拾的悲剧收场,也只能以悲剧收场。这个悲剧是如何造成的,是谁造成的,为什么会这样的?因为穷?吃不饱饭?有钱了,吃饱饭了,又会怎么样呢,祸害女人,想要更多的银子,祸害更多的女人。
姜午阳最后对庞青云的奋力刺杀可以看做是一种觉醒,幡然悔悟,一个深陷江湖义气,对大哥马首是瞻,深深迷恋的人,终于看清了真相。而且我们看到其实杀死庞青云的真正凶手是背后的那支枪口。前面是贪念,私心,荣华富贵,不择手段后得到的宝座,背后,却是黑洞洞的枪口!
回头看看,背后有没有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