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内娱开启大考古时代。从 " 打了羊胎素 " 到 " 你是我的神 ",从《本草纲目》到王心凌,从手握 " 军烨 "CP 的《爸爸去哪儿 3》到意外翻红的 07 快男,在 4K 越来越常见的 5G 时代,一段又一段座机画质的物料被翻腾出来,又成为流量密码。
时人沉迷考古的理由,无非两大类。一是物是人非。要借那些熟悉的符号怀念自己逝去的青春,或者怀念那个相对简单、人们还未被移动互联网割得四分五裂的时代。
二是对当今内娱感到失望。明星放眼皆 " 假人 ",内容产品也流水线化严重,有钱有技术,偏偏整不出人民群众爱看的东西。
在此前提下,原本更多是吐槽一个内容产品套路明显、过时严重的 " 古早味儿 ",竟逐渐变成了一个轻易不可获得的褒义形容、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安利词汇。就说最近,古偶、刑侦两大经典赛道同时出现了这种凭 " 古早味儿 " 获赞的新剧。算是产品的巧合,却是市场的必然。
我们或可借此讨论一下:当观众推崇 " 古早味儿 ",盼着 " 内娱倒退十年乃至二十年 " 的大好事儿,大家究竟在怀念什么?
《梦华录》:正常二字,已经难得
《梦华录》,6 月 2 日开播的鹅厂最新 S+ 古偶,由企鹅影视、金色传媒、远曦影视出品,杨阳执导,张巍担任编剧。开播前后,该剧热搜不断,在各大榜单上位居前列,显示出一部大古偶应有的能量。
至于是不是真那么古偶新天花板、值豆瓣 8.8 分,硬糖君暂持保留意见。在硬糖君看来,其最大吸引力在于 " 古早味儿 ",这也令该剧获得了更多 " 感情分 "。
《梦华录》的 " 古早味儿 " 主要来自三个层面,首先是熟人熟脸。
两位主演刘亦菲、陈晓都是古偶起家的 85 生花,国民认知度较高,合体回归古偶给《梦华录》带来了不少话题度,也吸引了许多路人第一时间观看并加入讨论。岁月都会留下痕迹,但刘亦菲一举一动的身段,陈晓挥刀打斗的精气神,终究比不知哪里来的小年轻们感觉对味儿。
此外,该剧原著、关汉卿创作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在 2002 年就曾被搬上荧幕,是《爱情宝典》的五个单元故事之一。" 赵盼儿 "、" 宋引章 " 这些名字,观众不是完全陌生。
其次是外在包装上的复古。故事架设在宋朝,而非某架空世界,服化与置景的思路都会更加明确:女性角色告别了浮夸的韩式平眉、雷同的 " 披头散发 ",妆容古典,多用盘发;少用特效,多用实景与外景,前几集特意突出了江南的小桥流水,东京则又是另一番气象。
至于成片的画面质感,能看出有些镜头还是进行了磨皮处理。但总体来说,光影细腻,没有古偶剧常见那种后期硬调导致的苍白失真,观感比较舒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故事与调性的古早感。宋朝市民文化蓬勃发展,《梦华录》便讲述三个女子凭出众的技艺在市井之间创业、经营一家酒楼的故事。不再是没有实感的宏大叙事,反而很有早年一些古装轻喜剧的感觉。
赵盼儿设计帮姐妹逃脱渣男、在汴京几次捉弄池衙内一伙儿人,正是许多民间传说与戏文里常见的 " 小人物智斗强权 " 桥段。放到现在,观众一样喜闻乐见。
当然,比之关汉卿原著、比之更早的《爱情宝典》,《梦华录》还是有一些下头点的——原著歌颂的正是底层互救,是 " 仗义每多屠狗辈 "。《梦华录》的改编却对人物的妓女身份遮遮掩掩、百般找补,还整出个卖艺卖身的鄙视链来。
女主是被迫沦为官伎的罪臣之女,故事开始时已经脱离贱籍。男主前几集名声不好、职场不顺,很狼狈地被追杀,后面身份揭晓,却是个有原生家庭问题的官二代。丞相爹为讨儿子开心,一出手就平了很多事,包括宋引章即将失败的 " 离婚官司 "。如此种种,难免背离原著精神,削弱人物光彩——最后还是靠官大一级压死人,那女主一番操作又有何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