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回到宿舍敲门时才突然想起,这晚是团里两对新人结婚的日子,只好在第二天登门致歉。
《北京人》剧照
而除了演员之外,蓝天野也担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话剧导演。
1963 年,由于身体不太好,他曾多次因低血压晕倒在后台。
这使得他开始思考自己是否再适合演戏。
加上一直以来确实对做导演有兴趣,就向上级申请了转职。
而蓝老在这个行当上的表现,也没有辜负上级的信任。
作为导演,他先后执导过《贵妇还乡》《吴王金戈越王剑》《家》《秦皇父子》等十几部作品。
观众们喜爱,手下的演员也佩服。
就这样,蓝天野在话剧领域辛苦耕耘了 43 载,于 1987 年正式在北京人艺退休。
但退休了,也没闲着。
他一方面重拾起了青年时期做画家的梦想,拿起了画笔。
潜心修炼的他水平突飞猛进,作品得到了国画圈的认可,在海内外多次开设个人画展。
蓝天野画作
另一方面则开始频繁「触电」。
1990 年,他主演了两部当年的热门剧——
《渴望》和《封神榜》。
在《渴望》中,他出演男主角王沪生的父亲。
不仅形象儒雅,造型还非常时尚,是当之无愧的老年男神。
而《封神榜》中的角色姜子牙,大家就更熟悉了。
仙风道骨,气度非凡,让人印象深刻。
在蓝天野的演绎下,这个角色也呈现出了层次感,时而慈眉善目,时而神鬼莫测,时而又不怒自威。
不得不让人感叹——
优秀的话剧演员演起电视剧来,果然是「降维打击」。
新中国成立以来,能称为「人民艺术家」的人不多。
蓝天野绝对是其中一员。
蓝老的职业生涯与新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作为进步青年的他,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几十年来,对于理想的坚持从未改变,对于演艺事业的追逐也从未停歇。
右上为 20 岁的蓝天野
他兢兢业业,苦心孤诣,还努力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戏剧艺术进行革新。
话剧界曾提出过「话剧民族化」的口号,而蓝老正是这一口号的积极响应者。
这正是来源于其童年时期对于京剧等传统民俗的喜爱。
在历史话剧《蔡文姬》中,蓝老所扮演的董祀就借鉴了传统戏剧的一些身法,使得整部剧的韵味更上一层楼。
不仅如此,蓝老的戏还始终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为人民服务。
对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话剧,他是既舍不得,也放不下。
虽然在 1987 年就宣布了退休,并于 1992 年进行了告别演出。
可 19 年后,他还是回到了那个自己无比热爱的舞台。
2011 年,蓝天野正在紧张地准备自己的第三次个人画展时,突然接到了北京人艺的电话。
时任院长张和平邀请了蓝天野夫妇和朱旭夫妇一起吃饭。
蓝天野和朱旭(左)
当然,不只是吃饭那么简单,蓝天野后来笑称这是一次「鸿门宴」。
酒过三巡,张和平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剧院打算重新排演《家》。
蓝老想到自己 1984 年就导过这部戏,以为院长是想找自己做个顾问。
可院长接下里的请求让他受到了些许「惊吓」。
想请蓝天野和朱旭二老出山参演。
朱旭老爷子很快就答应了。
蓝老却犯了嘀咕,「自己多年没演话剧了,真的还行吗?」
但院长一再请求,他也只好答应。
于是,在 84 岁的本命年,蓝天野正式复出,出演了《家》中的反派人物冯乐山。
《家》剧照
并就此一发不可收,焕发了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