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狗恋,嗯 …… 怎么不好嗑呢?
让女性观众满意,是绝大多数国产剧都致力于达成的目的。
从观众比例来看,国产剧女性观众是大多数,更是社交媒体上为剧集产出流量的主力军。姐狗、年下,这些围绕 " 嗑学 " 展开的模式,女性也是主要消费者。言情剧、偶像剧、甜宠剧 …… 行业在各个阶段造的词,承载的也是为女性造梦的功能。
不同的时代焦虑,造不同的梦。台偶盛行的年代,阶级鸿沟是彼时所能想象的最大困境,因此霸总与灰姑娘,学霸男主与学渣女主,富家子与家境平平的女生,是最常见的模式,被中日韩三国轮流翻拍的经典 IP" 花样男子 "" 一吻定情 " 就是这样的设定。彼时我们相信真爱可以填补金钱、权力、知识划下的层层沟壑,女主会用她的真善美影响了身边的所有人。
而在 2010 年左右的一段时间里,或许是因为职场中的困难更为切肤和真实,《杜拉拉升职记》等职场 IP 大火的同时,一个能充分给予其指导和引领的 " 人生导师 " 型伴侣也备受青睐。
这让国产剧里甚至出现了不少 " 老少恋 ",李小冉和王志文就曾在《大丈夫》中饰演一对年龄差接近 20 岁的伴侣。据谷雨数据的统计,在 2010 年,年上恋在剧集中的占比高达 80%,而年下只占到 16%。(这里统计的年上恋为泛指,所有男性年龄大于女性的荧幕情侣都包含在内。)
如今的 " 原子化 " 时代,外部环境岿然不动,多数问题则开始转向自我。焦虑多是情感、和自我生活的焦虑," 弟弟 " 则可以有效地起到治愈作用。
一位从业者表示,姐狗恋的流行是对男性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女性的经济能力、话语权提升,导致她们对伴侣的需求,从物质价值转向更注重情绪价值。如果是更需要伴侣的情绪抚慰,那肯定小奶狗好于老男人。"
李银河就曾预测,姐弟恋将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包括性别比失衡带来的婚姻挤压、以高房价为代表的经济压力增大等等,都是姐弟恋出现的社会成因。国产剧这几年 " 姐弟恋 " 的兴盛,也只是在忠实反映当下女性的选择。2019 年底珍爱网发布的《90 后单身人群白皮书》显示,有超过 7 成的单身男女表示能接受姐弟恋。
来源:珍爱网《90 后单身人群白皮书》
当女性的价值观发生转变,主要消费者为女性的国产剧中的爱情,自然也要发生变化。如今的男主角提供的,是与过去不一样的情绪价值。这种 " 温柔 " 传递的安全感,正是时下年轻人所需要的。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梁永安在研究年轻人婚恋后曾说,996 与高房价让年轻人承受着来自外部环境的沉重的挤压感,就会对感情有更高的期待,希望伴侣能给与自己更多的温暖和治愈。
爱情和爱情剧,不能混为一谈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部生活剧《欢迎光临》有不少可取之处,或许也正是这部剧构造的真实让大家 " 当真了 ",才更加难以接受。
张光正的职业是门童,睡在翻身都困难的阳台,喜欢直接用橡胶管吸矿泉水桶里的水,这所有的一切,和空姐郑有恩的差距被清晰呈现,观众很难不把自己代入进去,计算着两人经济条件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带来的恋爱合理性。
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改编的剧集," 广场舞大妈 " 都是剧情的核心和主要推动力,不少观众认为,这部剧在描写广场舞阿姨、考研失败的陈精典、和年近四十依然是门童的 " 王哥 " 时都遵循 " 真实 ",为何唯独在张光正这里魔幻了起来?
编剧袁子弹也在采访中说,张光正追求女生的方式,仅适用于郑有恩。" 郑有恩是人间清醒,不被道德舆论和疾病价值观所绑架,她是一个很不常见的女性类型,不为世俗所束缚,她表现了一种当代女性择偶上的洒脱,这也是她选择张光正的原因之一。" 但这样的 " 独特性 ",合理了角色逻辑,却也把更多观众推远了。
如果一部剧是一家供糖的奶茶店,那么 " 好嗑 " 就是观众对它最大的要求," 现实刻画 " 是锦上添花。《你是我的荣耀》把 " 好嗑 " 做到极致,那么男主角一点点 " 现实描写 " 就足以让观众破防——专注科研但薪酬很少的他,父母到上海看病也选择瞒着他住进便宜的招待所,他赶去招待所后在门外分外懊恼,就让不少观众感慨 " 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