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部战争历史剧《北平无战事》登上荧幕,这部反映解放战争时期各种政治势力的历史剧不仅征服了观众,更征服了挑剔的历史学者,赞不绝口。
将家国情怀主线通过剧中人物命运的方式进行讲述,层层递进,并把大的剧情矛盾拆解成独立的小人物剧情关系,自此成为正午阳光一直遵循的创作原则。

“正午阳光”的迅猛起家,离不开资本的助力。
2011年成立的正午阳光,并没打算做一家制作和出品公司,当时只是为了方便孔笙的后期制作,而且本身没啥钱。
所以早期的正午阳光仍与山影密切合作,像《欢乐颂》《琅琊榜》等电视剧都是初创时期两家共同出品的爆款。
2015年,60岁的导演孔笙凭借《北平无战事》《琅琊榜》《父母爱情》三部作品获得第30届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导演奖,江湖别称导演界的“扫地僧”。
而正午阳光由影视公司调整为独立制片公司,正式走上资本的道路,还得从侯鸿亮的加入开始。
2016年,正午阳光拿到华人文化基金的A轮投资,后者持股25%,成为第一大股东,侯鸿亮以23.5%的股份位居第二,孔笙等几位导演占有其它不同比例的股份。
在山影时,因为内容优质,一直有大把风投主动前来寻求合作,可限于国有资本的性质问题,山影在上市的各个环节上顾虑重重,贵为总经理的侯鸿亮也无可奈何。
而且,在山影人眼中,即便上市了,承诺的49%员工持股计划还是属于国有企业管控,一样享受不到真正的红利。

如此一来,眼看着在影视界赚得盆满钵满的同行,自然会有人心动。
别说正午阳光,当时许多体制内的明星也纷纷跳出来成立个人工作室,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单飞后的正午阳光也确实碰到了好时代,火热的资本让见惯大世面的侯鸿亮都吓了一跳。
当初为了播放《琅琊榜》,侯鸿亮费尽心思和爱奇艺谈合作,后者以相当高的姿态提了各种苛刻条件才播放,剧播出后,正午阳光的口碑赚了,可钱并没赚多少。
谁也没想到,当年你对我爱理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等续集《琅琊榜2》一出来,顿时各家电视台和平台疯抢,最高出到了1200万一集的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