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么惨烈重要的一场大战,郭芙在哪里呢?全文没有半个字提到她参战了。就这还敢号称什么保家卫国的女英雄?到底是如此误解的人不看原著,还是以为别人都看不到原著?
可能有人说了,那大武小武完颜萍耶律齐郭破虏都没写道,为什么只拉出郭芙来批评?因为人家没有被称赞为“大节不亏”、“保家卫国”的英雄人物啊!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郭芙想要立住保家卫国“北宋花木兰”的巾帼英雄人设,最重要的这一仗不露面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
而且别忘了,她可是郭靖的女儿,就算是她不想当女将军,身上有不错的武艺,年龄也不小了,这一仗是千万也不该缺席的!

但是,郭大小姐这么重要的人物就是没有出面。她在干什么呢?有人说她留守大后方,这就是典型的不了解古代战争。
这种攻城战,所有人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保护城池不被敌方攻占,城门如果都守不住,哪里还有毛线的大后方啊!
郭芙没有参战是因为她不想死,毕竟刚当上丐帮帮主夫人,还没耍耍威风呢,这么轻易就牺牲了岂不是可惜,就算受伤挂彩也不够威风了。
直到总决战,郭襄被绑,连重伤的周伯通都上了,能动员的人全体出动了,郭芙才露面,总算是勉强保住了“大节不亏”的底线。
可是这有啥值得说的,她爹妈弟妹都这么英雄豪杰,她投敌叛国还算个人吗?而且站在不同的立场来看,其实书中的反派除了赵志敬之外,也没有几个“大节有亏”的人呐!
郭芙武功稀松,看不起鲁有脚,瞧不起士卒百姓,不可能是巾帼英雄
有的读者表示不服气:郭芙不过是没参加这场恶战,你凭什么断定她之前没参战过?
不能断定她以前没参战过,但是可以根据细节推理:郭芙极少上战场,她和郭襄、郭破虏一样,都是被保护的郭巨侠和黄帮主的儿女们。
古代有句话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武将来说也是一样的,一个常年上阵杀敌的将军,他必然会苦练武艺,保持很好的状态,就像郭靖、耶律齐这种。
甚至黄蓉这种军师类型的,也没有松懈,一直在苦练武艺,从射雕到神雕,她的进步是很大的。
但是从郭芙的武功可以看出,她基本没啥紧迫感。
郭芙在父母指点之下修习武功,丈夫耶律齐又是当代高手,日常切蹉,比之十余年前自己大有进境,只是她心浮气躁,浅尝即止,不肯痛下苦功钻研,因此父母丈夫都是武学名家,她自己却始终徘徊于二三流之间,这时在史孟捷和大头鬼夹击下已渐渐支持不住。
郭襄生日那天,郭芙连拿树上留下的扇子都做不到,自然而然地像个巨婴一样喊了一声“妈”,然后黄蓉居然也非常自然的就上去拿了下来。
这说明黄蓉这三十多年来已经习惯了给郭芙包办一切,就像她小时候一样的。
郭芙不仅是武功不行,心浮气躁,鲁莽无脑。而且她非常的瞧不起人,日常仗着自己是郭靖黄蓉的女儿,自觉是襄阳城的大公主,连忠义两全的丐帮帮主鲁有脚都鄙视。
可是鲁有脚是什么人呢?虽然他资质有限,但多年来率领丐帮,守卫襄阳,是真正为保家卫国出力的义士。洪七公能云游四海,黄蓉可以协助丈夫守卫襄阳,正是因为鲁有脚勤谨能干,管好了丐帮的事务。
鲁有脚死后,郭襄非常的悲痛,黄蓉也很伤心,“丐帮诸弟子想到鲁有脚一生公平正直、宽厚待下,有的不禁呜咽,有的出声哭了出来。有的更咬牙切齿,大骂奸贼霍都”。
只有郭芙“平时不大瞧得起鲁有脚,总觉得他之所以能做丐帮帮主,全仗母亲扶持提拔”,根本一点儿感觉也没有,大约是觉得这种没什么大本事的人,生死都无所谓。
可是郭芙就不曾自己反省一下,她既不能做鲁有脚的事业,而且能平安顺利活到现在都是靠她爹娘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