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体暴力中,卢卡斯的生活彻底改变
但这位北欧导演迫使我们思考,我们一直坚信的此种正义,竟能在某种情况下变为彼种不义;本是同情与悲悯,一不小心会变成一场残忍的猎杀。
《狩猎》要讲的正是,我们挥舞的道德大棒,如何变成一种作恶的帮凶。
小镇上的人们,并不在意性侵是否发生,而是借此宣泄心中的正义感。
▲卢卡斯的狗狗芬妮成为群体暴力中的 " 猎物 " 之一
在这之后,社会集体如何以正义之名 " 狩猎 " 个体,这才是电影抛出来最核心的问题。
影片的结尾,不知谁放的冷枪,差点打中卢卡斯。狩猎的惊悚并不在生命被剥夺,被时刻盯着、性命不知什么时候被取走的不确定感更是可怕。
▲卢卡斯差点被枪杀却不知施暴者是谁
对卢卡斯来说,有些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尽管他选择宽容与和解,但伤害无法弥补,社会的恶意或许仍未消散,而是化作一杆时刻盯着他的猎枪。
这种冷枪,也会冲破屏幕,直指每个观众,也就是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个体。
小谎言,大猎杀
卢卡斯的遭遇是谁之过?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类似的讨论在十年来就没停过。
女孩卡拉年龄尚小,单纯且幼稚。然而,她撒谎是在 " 报复 " 的逻辑下成立的——示好被拒后,出于一种朦胧的报复心态,撒了谎。
▲卡拉的谎言让卢卡斯背负骂名
导演用诡异的打光增强了这个孩子的恶意。她的脸在黑暗中,只有微弱的眼神光,隐去了卡拉孩童面孔的稚嫩感,反而变得十分惊悚可怕。
在某些瞬间,甚至分不清她撒谎是否带着清醒的意识,尽管我们知道她是孩子,她的语气也是吞吞吐吐,但从她的眼神与语气中,人类孩童身上散发出纯粹的 " 原初的恶 " 隐隐浮现。
▲女孩卡拉
恶童形象的塑造,在西方电影中比比皆是。不过在我看来,本片有意无意地强化这种这种原初之恶,其实略欠妥当。
无论卡拉的谎言是否有意无意,有一点是清晰的,她不知道小小谎言会引起怎样的震荡。这远远超出了她对文明社会的理解范畴。
哪怕到后面卡拉说了好几次自己撒谎,大人们也不把她当回事。
▲卡拉多次跟家长说自己只是乱说,但他们都认为事实存在
卡拉的父母,身为卢卡斯的多年好友,事情出来之后,他们甚至没有与卢卡斯有过交流,就坚信卢卡斯对卡拉图谋不轨。多年的友情与相熟相知,竟然如此脆弱,沟通与信任的力量却让位于偏执与莫名的愤怒。
小镇上的其他居民更是怪异。在警方调查结束认定卢卡斯性侵犯儿童一事证据不足后,依然要站在制高点上对他表现恶意,来抒发他们心中自以为是的正义感。
▲镇上的人们对卢卡斯有着极大的恶意
然而这什么都算不上,仅仅是发泄,让暴力与恶意找到一个看似合理的正义外衣。
幼稚的孩童撒谎实际上很常见,他们对谎言甚至没有善恶判断。
然而,成熟的大人本应有理性思考与分析的能力,社会层面也有着成熟的调查与取证机制。
▲在事情调查清楚后,仍然有人对卢卡斯施暴
小小谎言竟然到最后能引发如此大规模的猎杀,这背后是怎样的社会心理——无知?盲从?自大?刻奇?导演留给观众无限的遐想。
也就是说,在我看来,《狩猎》讨论的重点其实并非人性之恶,导演无意在人类的本性问题上大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