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就颈椎病缠身,犯起来翻身都要一个小时。
如果正好跟拍戏撞上,只能吞止疼片。
说起这件事情她倒云淡风轻:
" 我觉得很神奇,就当你不想的时候,你真不觉得疼。"
「神仙姐姐」无苦可吃
这种强硬的作风,也受她初入行的经历影响。
14 岁首触荧屏,是因为《金粉世家》的制片人无意中看到了她代言的广告,纯粹的机缘巧合。
刘亦菲说她当时在剧组是懵的,天天想着" 念完台词就回家 "。
导演经常把她当小孩凶,有场白秀珠冲进卧室的哭戏,她被吓得 " 哭着抖着 " 拍完。
紧接着演两个神仙姐姐,她也没有建立起底气和信心。
《天龙八部》是现场同期录音,她刚好在过 15 岁生日那天咳嗽发烧,NG 了差不多二三十条,惹恼了导演。
《神雕侠侣》是她第二次出演金庸的作品,可对她的王语嫣满意的老先生,觉得她的小龙女 " 怕难看,不敢做表情 "。
" 新演员有时可能需要被鼓励,但我学会了在逆境中去纠正自己。"
没有得到认可就好好吃苦,是不自信的刘亦菲学到的工作态度。
但一个演员在尚且青涩的阶段就创造巅峰,也就如她所说" 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没有苦可吃 "。
这点在她转型后表现尤其明显,她不怕吃苦,不缺野心,仍然难有突破。
" 神仙姐姐 " 成了死局,她越是逃离它,观众越是怀念它。
标签这东西很吊诡,它确实片面化,但有时恰恰揭示了一个人身上最不可替代的特质。
刘亦菲外貌优越,气质脱俗,演不食人间烟火的 " 神仙姐姐 " 最为适配。
而角色越接近生活,她的表现就越难让人信服。
归根结底,也许是她没怎么吃过大多数普通人生活的苦。
刘亦菲家境优渥,从小到大被妈妈保护得很好。
入行后她的生活环境也简单,不拍戏就在家里和狗狗玩,不怎么出门,更不会想单独出门做些什么。
不同采访者都提到过她的 " 天真 " 和 " 单纯 ",杨澜说 " 不希望一个复杂的社会,把这种单纯磨损掉 "。
然而对于希望尝试不同角色类型的演员,单纯是不够用的。
刘亦菲曾有过为时三年的停滞期,就是因为 " 没有勇气拍戏 "。
" 我把我所有的人生记忆,还有所谓浓缩的感官全部拼在一起,我觉得还是不够。"
她的解决办法是看书,哪怕在片场等戏的时候也会看。
看书当然没错,但只看书,对角色的理解难免表面化理论化,无法真正共情。
这里要不恰当地拿 " 知识分子 " 许知远现身说法。
他花了很长时间逃离书面经验,因为觉得书本让他变得迟钝。
某一期《十三邀》他采访五条人乐队的仁科和阿茂,羡慕他们从城中村生长出来的恣意。
" 我觉得我这个人生太正确了,我就特别想过野孩子的生活。"
刘亦菲在某种程度上同样如此,有一次她在采访中聊开了,突然冒出一句" 我觉得我连童年都没有 "。
上小学乖乖听老师话做功课,去美国乖乖学习语言,一回国就做了 " 童工 " 进组拍戏。
" 我特别遗憾我没打过架,没有做过这种出格的事情。"
没有和生活的粗粝过过招的人,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想象生活。
这当然不是刘亦菲的错,但确实是她作为演员的局限所在。
下凡只能下一半
好在 16 年的时间够长,阅历不会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