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饮食习惯里,有一个“三控制”:控制摄入的油量、盐量与食量。
在饮食上,她从不挑食、不偏食,五谷杂粮,鸡鸭鱼肉,从不厚此薄彼;时令蔬菜,新鲜水果,则是她的最爱。
她还有一个忌讳:保健品,从来不吃。
在吃饭的“度”上,她的讲究是: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
这个习惯,数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
她认为,吃饭是养生,也是续命,吃得舒服、开心很重要;但吃得健康更重要。
6
创造乐趣。
作为生活高手,秦怡经常搞点“小发明”,比如用喝剩下的酸奶擦脸,用淘米水洗头发,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于工作需要,她常外出参加多种社会活动、艺术活动,加之家事繁杂,她的生活节奏一直很紧张,总是忙忙碌碌。
她调节自己的方法,就是静坐下品一杯茶,画几笔水墨丹青,写几句人生感悟,或者读几页经典,用来平复神经,安定内心。
多年以来,她陪伴多病的丈夫、照顾智障的儿子、关爱年迈的姐姐,任劳任怨。
后来,她又经历丈夫辞逝、丧子之痛;朋友、同事登门探望,说了很多宽心的话,意思就是怕她陷入难受,不能自拔。
她淡淡一笑,表示由衷感谢,然后说,好好活着,是对逝去亲人的最好告慰。
7
坚持锻炼。
秦怡喜欢的运动方式,是散步和快走。
她每天的活动量都在5千到1万步。走亲访友,外出办事,只要距离不是特别远,她一般都会选择步行。
“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步行是人类最好的补药,坚持走路,延年益寿。
秦怡坦言,自己的健康,跟走路息息相关。年轻时,她爱打球、游泳、跳舞、做健美操。
年龄大了,她就把走路当成最佳健身方式。
不论是车站、码头、菜市场,还是机场、宾馆、健身房。每去一个地方演出,她都会兴致勃勃地走路,开开心心地散步。
搬家后,她住进高楼。她别出心裁、因地制宜,研制出一套“高楼立体锻炼法”,勇于实践,从不间断。
体育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秦怡明白此道,把运动当作日常,在自己的节奏里,按部就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