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马闯江湖
路上遇到的各路妖魔,不是馋他的身子,就是馋他的身子。
在外人人觊觎已经蛮惨,在自家徒弟面前,他也不是很受待见。
二徒弟横竖看他不顺眼,不是日常张罗散伙,就是和尿泥往他脸上糊 ……
三徒弟勉强还算厚道,可关键时刻 …… 也不过是在他身陷囚笼时来句" 师父打秋千呢 "。
唐僧:你打秋千,你全家都打秋千
里外都不省心,换个人早散伙了,但偏偏他看着 " 柔弱不能自理 ",实际却天生使命难自弃。
回顾整部 86 版《西游记》,短短 25 集,有 21 集在取经路上。
面对取经路上的艰难险阻,谁都动过撂挑子的念头,只有他,一个普通人,时刻牢记使命。
什么 " 八九年吃不完的谷米,十来年穿不尽的绫罗,一生使不尽的金银 ",都能果断拒绝。
纵使几个徒弟不服管,也是秉承着" 不抛弃不放弃 "的理念。
徒儿们歇息了,他念经加班,拒绝摸鱼,点灯熬油也要把落下的业绩赶上;
累了就 " 眼保健操 " 一会
看徒弟每天光着屁股跑不雅又漏风,他贴心准备 " 虎皮裙 ",时尚又御寒;
虽然误会悟空多次,却也一再给了他 " 改过自新 " 的机会 ……
" 吃了为师的桃,他日做个好猴。"
关键时刻,也不会仗着自己是师父,是长者,就替徒弟做决定。
公认的最难一关,也是靠他自己闯过来的。
作为取经组唯一有 " 异性缘 " 的人,女儿国一行简直是 " 难以抵抗 " 的诱惑。
关于这段外界解读众多,其实一句便能解答。
那一回,女儿国国王主动出击问:为什么世间,还有像我们这样的孤男寡女,不能成双成对。
面对真诚的女儿国国王,唐僧如是回答——
要是抛开上帝视角,就更能体会他的好。
他不是那种熟读兵法、闻鸡起舞的侠者;也不是悬梁刺股、出口成章的贤达;更不是神通广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能。
在此之前,他的人生走向,就是敲好木鱼、念好经、当好和尚。
第一次遭遇猛虎、第一次看见杀人、第一次直面妖怪 …… 他也曾犹豫和胆怯过,但最终,还为了造福百姓坚持下来了。
历经坎坷终无悔,这就是普通 " 傻白甜 " 唐三藏的一生。
可是谁又能说这就不好呢。
这世上聪明人太多。
能 " 傻 " 到坚守本心," 白 " 到始终如一,念着把 " 甜 " 带给芸芸众生,就已经太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