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流动的爱,与三观无关,只和人有关。
也因此,这群纯粹的求爱者,对爱情有着很强的执念。
之所以说它内在浪漫。
说的就是这份爱情至上的执著,甚至在追求纯粹的爱的同时,不惜勉强、消耗自己。
杜心雨期待的是,同喜欢的人找个没人的地方自在生活,多次说起想回到与陈子坤曾经生活过的竹林。
陈子坤喜欢上海,她便跟着陈子坤留在上海。
知道陈子坤担心方紫怡,便劝他把方紫怡和方父从老家接来上海好好照顾,还给他出主意。
在极端情况下,他们为了爱,甚至可以付出生命。
阿莱愿意为安琪的幸福不惜一切。
方紫怡为陈子坤挡枪。
范丽君意识到自己将永远失去李英奇,选择跳河。
但他们愿意为爱消耗付出的前提是,爱必须是纯粹的。
如果爱情不纯粹,他们宁愿离开。
杜心雨发现陈子坤心里仍有方紫怡后,最终选择出家。
方紫怡意识到与李英奇之间没有爱后,选择离开。
安琪看到阿莱的真心和付出后,拒绝李英奇的求爱,选择阿莱。
爱情至上者,愿意为爱做任何事,但也要确保爱情的纯粹性。
如果不纯粹,便不要。
这份决绝与绝对,奠定了这部剧的浪漫内核。
也注定了它的悲剧底色:
因为他们的爱情,原本就没有什么绝对的纯粹。
这部剧的结局,堪称是 BE 美学的典范。
八角恋爱的结果,没有一对是完美的双向奔赴。
不是为爱丢了性命,就是为爱自杀,变成植物人;再不然就是为爱离开。
而造成感情的悲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
里面的女性角色,不管是杜心雨,方紫怡,安琪,甚至是范丽君,都懂得什么是爱情。
而两位男性,看似深情,实则在爱情上,犹疑软弱。
想当爱情里的好人,反而把谁都伤害了。
陈子坤和杜心雨结婚后,又担心方紫怡,想要承担起照顾对方的责任。
几次试探杜心雨,希望能得到杜心雨理解。
甚至利用杜心雨的好心,找机会照顾方紫怡。
但他却没有意识到,爱情是排他的,是需要偏心的,不然受伤的就是另一半。
李英奇也有这个毛病,他们都是这种好人,想谁都不辜负。
但李英奇和陈子坤还有一点不同。
他不仅想当一个爱情里的好人,更致命的是:他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
追求方紫怡,是被方紫怡对陈子坤的爱所打动;
追求安琪,也只不过是想拥有安琪对他的爱。
以为换一个人,便能得到爱情。
所以,才会在被紫怡拒绝,买醉一晚后,转头就抱住安琪向她求婚。
李英奇的致命点,不在于谁都不忍心得罪的善良和顾全自我的自私。
而是,他始终追求的都是一种爱情氛围,以为换一个对象,就能收获惊天动地的圆满。
但纯粹的爱情,是不可能圆满的。
因为它跟现实规范,和道德标准是相冲突的。
因此,最后的全员悲剧,也是一种对纯粹爱情的现实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