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没有人敢再拿 " 不干活 " 立真性情人设。
毕竟谁都知道,拿钱上班,怎么可能真让你来过向往的生活啊?
其实,许知远在干活这方面还真不是 " 混子 "。
嘴上喊着逃避劳动,但捡垃圾、收拾螃蟹、卖螃蟹、放鳗鱼网,给他安排的活都完成了。
我想这也是他很不解的地方:事情都做完了,一大群人都还挤在同一个厨房里干嘛呢?
有网友说他既社牛又社恐,不想和一大群人共处,自己反而去找村民聊得火热。
节目组也抓到并放大了这一点。
在他跟村子以内、综艺以外的人们聊天时,但凡是个问句,就用 Q 的字样标注出来,好像在不断强调 MC 们已经说过很多次的那句——许老师好像自己录了另外一个节目。
哪怕这些问题根本不算是什么有深度的问题,只是闲话家常。
这里的许知远也并不像《十三邀》里面对访谈者的状态,甚至可以说是更接近《向往的生活》的状态。
节目组好像还是有意在把他的行为和这个节目本身划清界线。
不得不说,这可能就是《向往的生活》口碑不如前几季理想的原因。
曾经拿到过豆瓣 8 分的好评,如今却堪堪过及格线,评分人数也少了七万不止。
节目组和固定 MC 们对 " 向往的生活 " 的理解,永远局限于在节目打造的蘑菇屋里。
他们的镜头,聚焦于一个如同处在真空环境里的理想居所。
而好像只有许知远意识到或者说还在乎,这个理想小屋是存在于真实环境中的。
并且对那个真实的环境来说,蘑菇屋其实是个格格不入的客人。
海岛蘑菇屋的美景,从这一季一开始就在被重点宣传。
可是直到许知远来的这一期,我们才看到了这里的生活,才知道这些村民赖以生存的作物能卖多少钱。
蓝天救援队每天都要出海巡逻,也是到了这一期,观众才第一次看到他们的身影。
六季下来,这个综艺已经太成熟、太模式化了
干活、吃饭、夸饭好吃、上价值,每一期的剧本都换汤不换药。
偶尔出现一些精彩片段,也是因为拿到普通剧本的人发挥得精彩。
而要是综艺感堪忧,就只能把车轱辘话来回来去说。
无论如何,我都希望以后能多一点像许知远一样的嘉宾。
包括但不限于在夸黄磊做饭好吃绝了这种必备环节里,能再给出一些脱离常规、跳出温水的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