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得办晚会。
这 9 分钟片段复盘下来,咱就是说,不骂宋丹丹骂谁?
不论代入职场还是现实中任何一个场域,她的一言一行都能在每个人的生活里找到原型。
并且,还是最讨人厌的那种。
因为,我们处在一个明里暗里论资排辈的文化里。
而忍不住出头的李雪琴,适时打圆场的汪苏泷,以及察言观色的众人,多像观众自己。
明明看不惯,却也受限于此,多数时候只好服软。
所以当王传君如实表露不情愿、不愿卷,直截了当拒绝:
我一定不会演的
场外看客们沸腾了:看,他好勇,他人间清醒,他敢反抗 " 霸权 ",我多想变成他。
而 " 独裁 " 制造者宋丹丹,就该人人喊打,千夫所指。
一段有矛盾,有冲突,还有振奋反转的标准名场面就此诞生。
冲爆热搜,观众也慕名挤进综艺。
在整场风波里,宋丹丹被骂的一大罪名是,大家长式的专制。与网友在职场、家庭里的 " 窒息感 " 狠狠共鸣。
说实话,这是宋丹丹老毛病了。
想要照顾场面,却因为做法太简单粗暴,适得其反。
想要活跃气氛,挑全场最熟的人下狠嘴,不顾及对方的不适。
比如《桃花坞》第一季,她 push 大家自我介绍的名场面。
遇到打死不愿多说的刺头张翰,宋丹丹觉察不出对方的抵触,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是得详细,就是得清楚。
于是就逼出了 " 没名 " 张翰。
- 我是张翰,演员 ...... 没了
- 你是演过什么?你是有名的演员?
- 我没名
- 你看,那你就不诚实,你要没名也不会来到这
要碰上的是熟人(就像李雪琴),丹姐说起话来更是不看场合,分寸感为零。
隔壁台的另一档在播综艺《萌探探探案》第二季,张一山只是拆冰淇淋手滑时自嘲 " 脑子不行 ",宋丹丹就顺杆子补刀:
你动什么脑子了
如果一道的是自己亲儿子,在丹姐看来," 委婉 " 二字似乎还有点耽搁感情。
在大家狠狠共情,把在职场受的气,在家受的委屈喷到弹幕、评论区的时候,是不是忘记了一个很大的可能,宋丹丹也许只是想做那个环境的 " 家长 "。
而这场名为社交试验的节目,就是要逼出大家社交时的各种症结。
有活跃的,当然也会有社恐、假装社恐的。
新老坞见面,同坐一辆车,没话说,尴尬。
这种时候,宋丹丹的 " 家长 " 属性就出来了,虽然问的还是婚恋状况 ……
可她为什么总执着于婚恋状况。
那是她能接触到的,意识里觉得年轻人最重要的事。
61 岁的宋丹丹,在第二季属于绝对长辈,其次是 79 年的董璇,剩下的大多 20-30。
先导片里老坞民一出场,宋丹丹就被郭麒麟调侃年纪大," 不合群 "。宋丹丹也不恼,跟着一起乐。
宋丹丹:这是年轻人的节目
郭麒麟:那您怎么来了
害得是郭麒麟
她是享受这种能跟年轻人闹在一起的局面。
但因为年纪和身份,加上好几个坞民叫她 " 丹妈 ",她总是不自觉把自己代入大家长的角色。
哪怕已经指定坞长,她仍然会下意识地想要掌控局面,没法抽离。
在先导片里,你能看到,只要有人(郭麒麟)能(有理地)戳破她这种强势,她是可以接受的。
哪怕是王传君明确表达了自己不想去,不开心后,宋丹丹也说了,你可以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