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 " 邵一卜们 "。
保护每一个 " 少年的你 "。
那天,14 岁的童星邵一卜,像 " 往常 " 一样,穿上衣服,换上鞋。
收拾干净,准备出门。
" 妈妈,我出去跑步。"
女儿一向有锻炼的习惯,尤永梅没有在意。
出了门后。
邵一卜并未下楼,而是反向爬上 6 楼的窗台。
从那里,纵身一跃。
从 6 楼跳下。
那是 2021 年 11 月 7 日。
一个很普通的周末。
一个很寻常的早晨。
悲剧,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发生了。
这场悲剧,源于一场校园暴力。
2021 年 3 月。
新学期开学。
带着满怀欣喜,邵一卜走进教室。
当时的她,并不知道,有一场暗流涌动的校园暴力,在迎接她。
一进教室。
周围的气压,立刻变得异常微妙。
好几个人斜睨着他,眼底微露讥嘲。
她们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对她来回打量。
指指点点。
评头论足。
她不知道对方具体在说什么。于是走进。
一走进,她们立马收住嘴。
一走远,她们又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 不对劲 ",是她那时察觉到的问题。
日子渐进。
" 不对劲 ",成了 " 大问题 "。
有人开始组建 3 人小团体,以攻击她为乐。
课上传小纸条骂她。
朋友圈发动态侮辱她。
婊子、绿茶、贱人 ……
言辞尖锐。
明损的,裹着刀子。
暗贬的,夹带隐刺。
她们还处心积虑地以她为原型,写出微型小说。
分为手写版和电子版,在年级四处传阅。
小说里的她,性格特征明显。
嚣张跋扈,又蛮横无理。很是 " 鲜活 "。
故事情节,也有起有伏,备受欢迎。出现了不少催更后续的声音。
人人争着看,抢着读。
一传十,十传百。
从未接触过她的人,从别人的嘴里了解,从小说里了解。
于是,假的变成真的。
邵一卜,彻底成了 " 嚣张跋扈、蛮横无理 " 的代言人。
面对这种行为,邵一卜很不解。
是自己做了什么错事吗?
怎么就莫名其妙地遭到排挤?
她找到带头造谣生事的人,想与之沟通,让她停止这一切。
无果。
对方甩出一句话。
" 嘴巴长在我身上,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她有些崩溃。
个别心怀善意的同学去安慰她。换来的,是其他同学的针对。
打不过,就加入。
为了不被视为异己,心善的同学只能 " 保全自身 ",加入队伍。
正如路法西效应一样,特定情境有特殊力量。
这股力量,推着好人变坏人。
于是,队伍壮大。
从最初的 3 人小团体,扩张到 13 人,乃至全班。
那时,班里展开表彰环节。
老师让大家给成绩优秀者鼓掌。
给其他同学鼓掌时,
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轮到邵一卜时,
掌声戛然而止,全场鸦雀无声。
两种氛围暗含的意思,不言而喻。
分组学习时,没人愿意与她组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