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到了 2014 年,它就沦落为只有土鳖和初中生才会穿的品牌。
这样的落差,甚至让美邦过去的轻奢小贵,演变成了互联网的一个烂梗。
在屌丝文化兴盛的那几年,美特斯 · 邦威的衣服,经常和阿迪王的鞋子一起,被贴吧的网友拿来进行反串钓鱼,其模板为:
" 我今天买了一件美特斯 · 邦威,你们这些穷逼们穿得起吗?"
而那部被广告植入塞满的《一起来看流星雨》,则又从影视的角度,坐实了 " 爱她,就带她去买美特斯 · 邦威 " 的土味印象。
而当你发现县城网吧里的青年们全都穿着美邦的外套鏖战时,那么这个品牌就算曾经再潮,也不得不接受现在被划入 " 大路货 " 的事实了。
当然,美邦肯定不会接受这个事实,他还想继续走自己的不寻常路。
它开始在《变形金刚》的电影里植入,把自家的 App 打在《奇葩说》的赞助列表上,甚至还有意去靠了靠那几年大火的《魔兽世界》。
年轻人喜欢什么,美邦就去找什么合作,一如他们当年 " 重仓 " 周杰伦一样。
然而,一方面,再没有一个代言人或合作企业,能像当年的小天王一样,完美契合 " 不走寻常路 " 所诠释的风格。
另一方面,美邦各路潮流营销所掩盖的,是它早已不再潮流的,再也无法彰显个性的设计本身。
甚至这设计还引发了一些尴尬的,有关抄袭和脏话的糗事。
这不仅是美特斯 · 邦威的宿命,也是森马、以纯、班尼路等一干千禧年潮流服饰共同的宿命:
它们都曾在一段特定的时期,成为一代小青年用来彰显个性与叛逆的符号,都试图将 " 我们不一样 " 打造成自家的品牌特质。
可当每个人都想与众不同,与众不同便成了最大的雷同。
当每个人都希望借用偶像的穿搭来模仿偶像,那么撞衫也就成了一种情理之中的尴尬。
个性化小众化→被年轻人们追捧→开始出圈大卖→开始降价降门槛→开始成为大路货→开始变俗→年轻人寻找新的个性小众化 ……
潮流的流转一向如此,周杰伦和美邦,则都是这个循环圈里的典型例子。
只不过区别在于,周杰伦在 2003 年站到了华语乐坛的最高峰,至今都没有下来。他发新专辑的消息,依然能在 2022 年的今天黏在热搜榜上下不来。
而美特斯 · 邦威,则像一个于千禧年成名的摇滚巨星,少年时代无限风光,而今为了生活而忙于各处跑通告,虽然在舞台上唱的还是当年的成名曲,但却再也唱不出那个 20 来岁充满叛逆的自己。
设计 / 视觉 El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