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不刻意炫富,并不会掩盖 " 出生在罗马 " 的事实。
在成年之前,家里早已解决掉了物质层面的问题,让他可以站在旁人难以企及的起跑线上了。
2015 年,孙宏斌就提到过,自己在纽约有 7 套房子,买房不是为了投资,而是在做财富配置。
他在纽约的豪宅,是纽约最贵的公寓楼 One 57 ,坐落于曼哈顿市中心,售价高于 70000 美元 /㎡。
当爹的动辄陪儿子飞往全美各地,参加网球比赛,这种既费时间又费钱的模式,就已经展现出了家庭的财力。
而 Steven 的妈妈 Chen 女士,一直在美国陪伴孩子读书,在采访中曾透露过:我没有权利替他选择人生之路,我要做的就是支持他。
确实,对衣食无忧、没有生计负担的 Steven 来说,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选择。
手握网球拍的 Steven ,很早就定下了目标:进名校做学生运动员。
他是 2016 年 10 月参加的 SAT 考试,拿到了 1490 分 ( 谷爱凌是 1580 分 ) ,凭这个成绩,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学生运动员 offer 。
按自己的意志选择,学也学好了,事儿也做成了,确实是不同于一般富二代。
第三个原因,跟家庭成员有关。
我们写过很多富豪、名流,如果他们有不止一个子女,往往有一条规律是:
老大 ( 长子 / 长女 ) 负责 " 守业 ",老小则可以自由地 " 做自己 "。
以赌王家为例,大家姐何超琼,就是被当做 " 接班人 " 打造的。
本来心怀文艺梦,打算逐梦演艺圈,跟 " 谭梅陈张 " 中的张国荣走得很近,跟陈百强拍过拖。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还是遵循父亲的意志,嫁给了许晋亨。
而年轻得多的何超琼、何超莲、何猷君 …… 受到的限制就少多了。
任正非的两个女儿也是如此:姐姐孟晚舟负责守业,妹妹姚安娜则可以安心闯荡娱乐圈。
" 融创俩公子 " 中,哥哥孙喆一已经继承了家业,弟弟 Steven 才能从兴趣出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有媒体把孙宏斌称为 "Oldnew money ",这个夹生的词,刻画出了那种抓住时代红利实现财富积累,中年后着力突破圈层的商人形象。
这个家庭里已经出了一个企业家、一个继承人,也该有 Steven 这么一个,身上没有 " 钱味儿 " 的成员了。
不管未来会不会子承父业、转战商界,Steven 目前的状态是既高度投入、又足够松弛的。
反观那些他年长一些的富二代们,比如 " 京圈 " 的王夫也(33 岁)、" 海派 " 的秦奋(34 岁),倒是真的到了 " 接班 " 的年纪,他们未尝不想脱离父亲的影响,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证明自己,但姿态上,又总显得有点矛盾。
▲王家四代同堂大合照
2011 年,王夫也从英国学成归来,对 " 接班 " 的态度还是半推半就的:
" 我们这些人没什么选择,要不就是继承,要不就是创业,要不就是找个大企业上班,上班还不如回自己家上。"
跟白手起家的父辈相比,他们没有真正经历过一砖一瓦赚钱的艰难岁月,难免有些眼高手低,真跟普通年轻人一样到大公司上班,估计也吃不了朝九晚五的苦,所以唯一适合他们的就是:做投资。
因为年轻,有钱、有人脉、见过世面,他们大多选择了新兴的领域里先扑腾,万一干得好了,可以成为家族企业孵化的新增长点。
像王思聪,就拿着老爸王健林给的 5 个亿,相继投资了电竞、娱乐等领域。
而王夫也拉上好兄弟,攒了个【集结号资本】,投资领域包括金融、社交、娱乐,每个项目都在 300-500 万的量级。
不过做生意这件事,真要务实俯下身了解这个行业,不是投点钱这么简单,结果大家都看到了,王思聪之前试水的领域,没有做到头部。随着熊猫 TV 宣布破产,成了被执行人。
2021 年 5 月 17 日,华谊老总王中军对外官宣,大儿子王夫也接任华谊兄弟法人。
可见父亲们都知道,赚钱不易,在外热闹一圈后,儿子们还是得回到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