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们一口答应,两位长辈也欣然接受安排,既不推脱,也不指手画脚。
剩下三人还没分配时,两位姐姐甚至还考虑到杨幂的生理期,提议让她一起睡房车。
互相为彼此着想,虽然没有撕 X 那么惊心动魄,却能看得人心头一暖。
当年的《花少 2》,是完全能当闹剧看的。
一群人磁场不合,但还是得凑活着组团旅行。
到了旅程尾声,索性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想摆脸就摆脸。
看多了,难免会放大社交的恐惧感,也放大了人性里的丑陋面。
似乎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矛盾,似乎任意发泄情绪才是真实。
但《花少 4》这类安安静静的综艺,却能让人卸下心防,过滤掉一些负面的情绪,更简单地看待人与人的交往。
之所以说《花少 4》不撕值得夸。
无非是因为撕 X 已成为当下综艺的惯用套路。
热搜一条接一条,噱头一个比一个大,一个个上赶着找骂。
从 " 花学 ",到《中餐厅》的 " 明学 ",再到新近的 " 坞学 " 和各种 " 情绪失控学 "。
让人记住的,也只是各种好笑的、让人尴尬的撕 X 场面。
但这种爆火背后,没有什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些拿了祭天剧本的坏人设,只是综艺里一件供人发泄情绪的工具而已。
越能引起观众的集体讨伐,就越能出圈大火。
可当你真情实感地生气、一本正经去辩理时,却换来当事人的一句 " 娱乐而已 "。
你看,连当事人也明白,自己只是在扮演一个 " 出气筒 "。
可发泄完情绪之后呢,这个综艺还有什么价值?
综艺的初衷是什么,想探讨的主旨是什么,没有人在乎。
一个拿撕 X 当噱头的综艺,往往会让人忽略它的内容。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综艺只要能消遣娱乐就好了。
但其实,不管撕没撕,有价值的内容才应该是一档综艺最基本的要求。
即便凭借撕 X 成为经典的《花少 2》,节目也有更值得被看到的内容。
里面每个人的摩擦和矛盾,反映出的其实是个人和集体的融合问题。
而被忽略的,恰恰是一个个自我的、想脱离群体的个体,慢慢明白团队重要性的成长过程。
迪拜之行,节目组安排没当过导游的几位嘉宾分开行动。
旅行中的第一次分离,加上异国他乡的孤独感,才让他们第一次体会到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有时候就会觉得
我好烦啊 我想一个人
可是当你一离开他们的时候
你就会发现
原来这些让人对你这么重要
就连在旅行中一直有意屏蔽集体的许晴。
即使前一天还在计划提前结束旅行,最后也受到冲沙队伍的启发而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的自私和任性。
然而这场关于成长的旅行唯一被大众记起的,却只有掐头去尾后的撕 X。
很多人以为,只有撕 X 的场面才叫真实。
但其实不撕,同样可以呈现真实。
如果说《花少 2》讲述的是旅行过程中,个体对集体的重新认识。
那《花少 4》则是以一种记录的方式,呈现出一种更贴近真实旅游的状态。
旅行中让人措手不及的突发情况,有。
应对突发情况加上身体不适的疲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