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神早就看透了这种 " 双标 "。
她并不是没有美的资本。
拜托,这可是连毒舌师太亦舒都夸奖过的女人欸。
" 最爱张曼玉,模样好,白晰得离奇,一头好头发,小小眼睛,厚肿小嘴巴,体格无瑕可击,笑起来如纯洁兔宝宝,无论穿什么戴什么古怪东西,仍然可爱活泼,据说皮肤吹弹得破,没话说。"
当年曼神被骂 " 花瓶 ",亦舒却铁了心要她演《玫瑰的故事》。
" 我不管她会不会演戏,只要她走出来,我就要看。"
是她自己选择了,我不要美。
我不要主流那种美。
选择在 39 岁时息影,是因为电影界的性别歧视,对女演员太 " 邪恶和残忍 "。
" 女演员往往在外表方面上感到压力。电影行业迫使她们求助于整容手术,直到他们完全毀容,被告知不能再拍电影。"
她不想去迎合这种审美。
" 我不想让大家觉得:张曼玉始终只是一个样子,没有感情,没有渴望,没有失败,只是完美地走来走去。好像《清洁》里的 Emily 根本不是一个美女人,甚至也不是一个好女人,但是她身上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着迷。我希望拥有粗糙但强大的力量,胜过虚伪的美丽。"
因为,美不是一切。
美要加上滋味,加上开心,加上别的东西,才是人生的美满。
别的东西,就是尽情探索、体验不同的人生。
尽管这途中,她也经历过自我认同危机。
比如唱歌被嘘这件事,一开始她也觉得很痛苦。
电影同行甚至觉得她给自己 " 丢脸 " 了,不跟她来往。
整整一年,她不敢出门。
神也有因为这个事情难过的时候
她不是没有努力。
相反,她全身心投入。
从在电脑上做音乐开始学起,剪辑、录音,甚至作词。
她在家里放了个小本子,想起什么就会写下来。
跟别人请教。
曾经试过听完别人的新歌,她打飞的去北京跟人家讨论。
2014 年草莓节的车祸现场没有吓到她,隔年,曼神为电影《恋爱中的城市》创作和演唱了主题曲。
2016 年,她又发表了独立作词、参与作曲编曲和 MV 导演的首支单曲《Look In My Eyes》。
虽然不是主流流行曲路线,但配合她的烟嗓倒别有一番滋味。
不焦虑不是直接躺平。
用张曼玉的话来说,是" 你真诚地去玩 "了。
对过程要怀着 " 真诚 " 去尝试,对结果抱着 " 玩 " 的心态。
玩好了玩砸了,都能学着接受它。
" 我觉得人的一生可以有三条命。如果我演戏演到 70 岁,那只是一世人。如果还做剪辑呢?又做音乐呢?"
她始终目的清晰,逻辑自洽。
回到最初,她正式打开演艺之路,是因为参加了港姐选美。
在《今夜不设防》里,黄霑问她,参加选美是不是贪慕虚荣。
她大大方方地说:
" 是啊,绝对是贪慕虚荣。"
她说觉得这是事实,不怕说出来,而且又不是什么丑事。之后又解释道,因为那个时候自己有明星梦。
有明星梦,就从英国回港去实现,有时尚梦,可以分文不收去体验一趟,有歌手梦,骂声一片也要继续实践,还有理发师梦、DJ 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