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伟:香港应对国家抱 " 感恩之心 "
" 回归后我第一次出国,填表时终于能写下‘中国’这两个字,当时眼泪就下来了。" 在香港回归 25 周年之际,香港著名演员、TVB 节目内容营运总经理曾志伟在接受《环球时报》独家专访时,深情讲述自己对香港回归的感悟。与其饰演的很多角色一样,健谈、洒脱,是银幕之外的曾志伟留给记者最直观的印象。曾志伟表示,香港应对国家抱有感恩之心,自己 2021 年回归 TVB 也是为了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国家。在谈到自己曾参与联署支持国安法时,他回忆起当时的感受:" 就好像你在最黑暗的时候看到一束光。"
曾志伟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 明年我想做关于‘回家’的节目 "
环球时报:香港回归当天的情形,你现在还能记起来吗?
曾志伟:那天凌晨我也在看电视,我们从小听英国国歌,当真正听到我们自己的国歌,升自己的国旗的时候,是非常感动的。
回归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以前我们去国外,要填国籍,一般都填 " 香港 ",但如果 " 香港 " 后面不加上 " 英国 ",人家会说 " 香港是‘国籍’吗?" 填了,英国人又会问 " 你真是英国人吗?" 那种感觉很不好受。回归后我第一次出国,填表的时候终于能写下 " 中国 " 这两个字,当时眼泪就下来了。
环球时报:公开资料显示你的祖籍在广东,你对故乡有什么印象?
曾志伟:起初我对回乡还是比较陌生,但一直很想回去找一下自己的根。大概 10 年前,我回去了一次,很多乡亲父老带着我,告诉我:你祖上是从这个地方出去的,(我当时感觉)很开心。
明年我想做一个关于 " 回家 " 的节目,让每个艺人回到自己老家去做一些事情,可能会在当地办一场晚会,把好朋友邀请来跟乡亲们同乐。" 跟自己的根联系上 " 是我一直最想做的事。
为什么我们要寻根?因为我们很多东西都是国家给的。现在的香港市民应该非常感恩我们的国家,我还记得小时候 " 制水 "(供水管制),每 4 天就要提着桶下去排队提点水。就用这点水吃饭洗菜,洗完菜再洗脸,可能再洗脚最后拿去浇花,直到国家大量输入东江水以后,水才能放开供应,我现在总对小孩子讲,水龙头不用的时候一定要关。所以我们说香港要有感恩的心,回归后,国家开放自由行对我们帮助也是很大的,这都是国家给我们的。
环球时报:你还记得第一次到内地的情形吗?
曾志伟:我 1991 年第一次回内地,我记得大概 70 个艺人做华东水灾捐助工作后去北京,那个时候我们很幼稚,还跟大家讲:"70 个人去就要 70 个人回来,少一个人都不行。" ——可笑到这个程度。我一下飞机就问:" 这里是北京吗?" 因为好像路上没有什么人,结果我们的旅游车进了市区才看到,人们都在公园跳舞,只是没什么灯而已。那时候正好是晚饭时间,很多烟囱都在冒烟,因为每家都在烧菜,用的都是煤。
我第二次回去的时候,是去跟民政部谈做慈善工作,因为我们香港明星足球队每年都帮很多国家筹款,为什么就不能为祖国做点事呢?当时的想法是 " 减灾扶贫 ",因为当时内地一些地方贫困的主要原因就是自然灾害,1993 年和 1994 年我几乎没有拍过戏,去了 13 个省演出,做减灾扶贫工作。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探访贫困户,当时有贫困户家庭年收入只有 200 块人民币。我回到香港社会筹款时就跟大家讲:" 你们喝一次咖啡的钱,捐出来可能就是他们一年的收入。"
你想一想,短短的 30 多年,现在的祖国是什么样?反差太大了。
曾志伟作为 2022 北京冬奥唱响者海报。图源:曾志伟微博
" 家里有事,就必须要承担 "
环球时报:你为什么选择在 TVB 在香港处境艰难时回来工作?
曾志伟:如果 TVB 处在最兴旺的时候,我回来干嘛呢?就是最艰难的时候我才能为它做点事情,TVB 是我成长的地方,有了 TVB 才有了我的今天。我回来最重要的是做什么?传承,告诉现在的年轻人 TVB 是怎么走过来的,我们以前的工作态度是什么。我常常告诉他们,TVB 是香港最大的传播平台,要有社会责任,要用心去做,观众是感受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