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成敏感的孩子,一定会认为这是在说自己胆子小,激动地骂回去:你才吓得尿裤子!
但是这个孩子不假思索地说:没错,我要是在场真的会尿裤子的。大圣一听,竟然跟着说:我也会尿裤子的。一场可能的人身攻击,就这么化解于无形了。
曾有博主分享她的儿子有一次在游乐园被别的孩子骂 " 猪 ",这个孩子说:我不是猪,我是狼。一边说,一边还表演起来——他把辱骂转变成了童话角色,最后几个小孩还开心玩了起来。
身体上的霸凌阻挡不了,但学会转念,可以帮孩子抵消语言暴力带来的伤害。
我们没法阻挡别人说什么,做什么。
你再完美,这世界总是有人不喜欢你,攻击你,诋毁你。如果只看到那些恶意,很容易想不开,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感受世界的美好。
第三,要让孩子明白,父母永远是他们最坚实的依靠。
大部分霸凌事件中,孩子被欺负了,家长往往是最后知道的,因为孩子迫于种种压力,不敢去告诉大人——他们觉得被欺负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或者觉得大人不能帮他们解决问题。
这时候家长要做的不是让孩子打回去那么简单,而是如何让孩子建立起对自己无条件的信任。
前两天就发生了一件事,大圣被小区的几个孩子 " 冤枉 " 偷了他们的奥特曼卡片。那几个小孩找来的时候,他当时整个人都懵掉了,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换作其他事,我都不太在意,但涉及到大圣的名誉和清白,就一定要刚到底。
我们就问那几个小孩,有什么证据证明他偷了卡,咱们去调监控,真是他偷的,赔你一千张。如果不是,你们必须道歉。
有个小孩说是他妈妈说的,我们立即找到了孩子的妈妈。孩子妈妈一听赶紧跟我们解释,是小区另一个名字相似的孩子拿的,孩子们听错了,她很不好意思,喊来几个孩子跟大圣道了歉。
既然是误会,解除了也就没事了。大圣不但没难过,还特别开心,因为我们相信他。我们也很开心,因为他也相信我们。
试想如果他没告诉我们,又不敢去争辩,就会顶上 " 小偷 " 的污名,一传十十传百,迅速被其他孩子提防和孤立。很多大事,都是由一点小事引发的。
我告诉他,在外面受了任何委屈都可以回家告诉我们,家人是你永远的后盾,只要你是被冤枉或欺负的,我们就为你撑到底。
我还告诉他,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家人如果不在身边,你可以怎么做去证明自己的清白。
最后我想说,绝大部分的霸凌都发生在校园,班主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是把锅都甩在老师身上,但是一个班主任可以知道谁在跟谁早恋,谁今天抄了别人的作业,谁的父母做什么工作,为什么看不到有的同学正在被排挤和孤立?
老师但凡发现苗头及时介入,都可以把霸凌扼杀在摇篮里。
甚至有的霸凌,还是老师发起的。我上学那会儿,就经常有老师用难听的绰号讽刺学生,甚至号召全班同学不要去搭理某个不听话的孩子。
年初的时候北京某小学就发生了一件让人愤怒的事:班级文艺表演时有个前排的女孩捂了耳朵,被两个老师辱骂了十几分钟。
一个被老师歧视和侮辱的学生,很难得到班里其他同学的尊重。
作恶亦或不作为,都枉为人师。
我们常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其实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如果在第一片雪花飘来的时候就警觉,雪崩根本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