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能,这么严重,即使养好了也不可能进行大动作的表演!”医生的这句话像是有千斤重,压得郭冷喘不过气来,意志消沉的他,躺在病床上,有种破罐破摔的架势,反正以后跳不了舞了,治得好治不好自己不在乎。
看着自己一手培养的徒弟情绪如此低迷,杨丽萍心里不是滋味,每天下了班都跑去医院开导郭冷。一开始郭冷觉得自己对不起恩师的栽培,总是低着头不说话,可慢慢地老师鼓励的话给了他信心。
杨丽萍觉得,既然这么热爱舞蹈,为何不换种方式生活呢,只要有信心在哪都是舞台。老师的这些话给他勇气,让郭冷从消沉中清醒过来。
随后的日子里郭冷一直在家陪伴着父母,老两口知道儿子心里放不下舞蹈,为了让他重拾信心,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希望儿子能继续振作下去把舞蹈发扬光大。儿子满眼泪水地看着父母,他知道舞蹈将是他永远的生命。
一年后郭冷的芭蕾舞蹈社工作室开业,杨丽萍老师为他站台,顶着“杨丽萍徒弟”的名号,接收了三十几名学生,郭冷知道这是恩师的功劳,要想有所成就自己必然要拿出真本事。
一个月的时间,舞蹈工作室剩下了十五名孩子。郭冷给出答案,跟着我学习,必须按着我的规矩来,谁要是只想过来玩玩那趁早离开,那些被劝退的都是他认为没有天赋的孩子,坚持不下来的。
本以为这个老师只是有个漂亮的名头,谁都没想到严格的教学魅力征服了所有家长,“阿冷老师,超级严格。”这是孩子父母们最长说的一句话。
上郭冷的课,前期的孩子们真是哭声一片,这个动作不规范,那么动作再做十遍。
为了发挥所有孩子的专长,郭冷花大量的时间记住了每个孩子的特性,都为他们制定了不同的训练方案。谁的柔韧性好,谁的表现力好,这些对他都是如数家珍。一节1.5个小时的课,有时候却让他硬生生上满5、6个小时。
他从没把这些孩子当成客户,而是把她们当成尚未被雕琢的艺术品,经过他的鬼斧神工,已经向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舞蹈种子选手。
可就是这样的一位事业上风生水起的老师,在生活上却是一名“巨婴”,基本的生活无法自理,连恋爱都没谈过。
“巨婴生活”坚持单身
艺术的人是孤独的,这句话用在郭冷身上一点也不意外,爱情对于他来说像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从9岁入门开始到如今,他就没有跟女孩正正经经地谈过恋爱。
已经四十六岁的郭冷现在的生活还要靠父母操持,洗衣做饭这些在他眼里就跟没天赋的人练习芭蕾一样困难,放在洗衣机里的衣服永远不知道怎么按动按钮,灯泡熄灭也没办法更换,甚至连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知道。
大家称他为“芭蕾中的精灵,生活中的巨婴”,年少时父母曾想让儿子去相亲,可是几句话就把姑娘吓跑了。芭蕾舞蹈演员这职业有些女生就接受不了,更何况家务活一件不会,那嫁给他自己肯定亏了。
一次两次地失败,让郭冷对爱情没了兴趣,自己宁愿待在舞蹈室里一跳一整天,也不愿意顶着烈日给别人拎包买水。
父母知道再怎么催促也没用,儿子的事自己根本不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