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明星娱乐

香港回归25周年特别策划:香港电影,来日方长

0Ha拜客生活常识网

香港电影鼎盛期不仅仅是一众商业片大卖,以新浪潮为代表的更具艺术性和探索精神的电影也有宽阔的成长空间。新浪潮电影将西方现代电影的观念与本土题材相结合,具有更丰富的“电影意识”、以及更现代的人文表达。许鞍华(《投奔怒海》《倾城之恋》)、关锦鹏(《胭脂扣》《阮玲玉》)、张婉婷(《秋天的童话》 )、王家卫(《旺角卡门》《阿飞正传》)等导演陆续拍出别具一格的作品。0Ha拜客生活常识网

0Ha拜客生活常识网

香港电影的开放精神,也让它将多种文化兼容并蓄、为我所用。中华的中原文化、岭南文化与西方文化,在香港电影中融会贯通。0Ha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四,“尽是癫狂”的娱乐精神。0Ha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于当时精神食粮相对贫瘠的内地观众来说,甫一接触到香港电影、尤其是香港的动作片和喜剧片,立即为电影中“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娱乐精神所震撼与裹挟。肆无忌惮、尽情宣泄的娱乐精神背后,是放弃陈规、挣脱束缚、自由开放、及时享乐的洒脱姿态;“尽是癫狂”的娱乐精神,也让内地观众感受港人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全力以赴地拼搏、尽情开放地娱乐,这也是香港电影人的精神内核之一。0Ha拜客生活常识网

0Ha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五,席卷亚洲,影响世界。0Ha拜客生活常识网

巅峰时期的香港电影在亚洲的影响力举足轻重。美国研究学者大卫·波德维尔在谈到鼎盛时期的香港电影时曾说道:“这个约600万人居住的城市一直拥有全球数一数二的电影王国, 所制作的影片数量几乎超越所有西方国家, 输出电影之多仅次于美国。”除了中国内地以外,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南韩等地都是香港电影的重要市场。0Ha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香港本土,香港电影足以与好莱坞相抗衡,有力阻挡好莱坞的文化入侵。譬如整个1980年代,香港年度票房冠军均由香港本土电影获得。甚至,香港电影也反向影响着好莱坞电影,尤其是香港动作片让好莱坞都忍不住“抄袭”。大卫·波德维尔直言:“香港电影成为国际文化一部分以后,美国导演则反过来以抄袭回敬。《怒虎狂龙》照搬成龙《警察故事》其中两幕;《杀人三步曲》《绝地战警》《替身杀手》等美国电影,皆出现美国电影香港化的现象。”0Ha拜客生活常识网

0Ha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六,星光璀璨,熠熠生辉。0Ha拜客生活常识网

鼎盛时期的香港电影有“东方好莱坞”之称,她也是华人的“造星工厂”,一众最优秀的电影成就一批最闪耀的明星,熠熠生辉,光彩夺目。诸如周润发、成龙、林正英、狄龙、李连杰、周星驰、刘德华、金城武、刘青云、张国荣、张学友、梁家辉、梁朝伟、钟楚红、张曼玉、王祖贤、张艾嘉、林青霞、梅艳芳,等等。0Ha拜客生活常识网

0Ha拜客生活常识网

0Ha拜客生活常识网

可惜的是,从1993年开始,香港电影每年的产量和票房不断萎缩,香港电影由极盛慢慢步入衰落。内因是资金外流,大量的自我重复让观众审美疲劳,行业更多赚取短期利益而疏于电影工业的基础建设;外因是好莱坞电影的日益壮大以及持续冲击。1985年香港电影的观影人次达6000万,到了1995年观影人次仅为2800万,直接腰斩了;1992年的香港本土电影年度总票房达到创纪录的12.4亿港元,到1999年已经跌至3亿多港元。新世纪以来,影视生产中心逐渐从香港转移到内地,人才大量北上,香港本土电影愈发显出颓势。0Ha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们当然会感到遗憾,但不必沮丧、不必气馁。香港电影是一个时代的印记,经典生生不息。巅峰时期固然令人神往,潮水退却也不失风骨。0Ha拜客生活常识网

原标题:香港回归25周年特别策划:香港电影,来日方长0Ha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20句可以做朋友圈抖音文案的句子,拿去吧
  • 情侣纪念日文案来了,句句温柔甜蜜,小众高级,适合收藏发朋
  • 520高级文案,情人节限定
  • 扎心的情绪文案,成年人都懂
  • 生日快乐文案
  • 有哪些很短很惊艳的文案?
  • 六月艳压群芳的温柔句子,言简意赅,文艺到爆
  • 人到中年的醒悟(深度好文)
  • 早安~减少期待,好好生活,此程山高路远,我留给自己
  • 文案/适合长期不发动态的高级文案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