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是定档的 " 谎言 "?
文|张颖
编辑|张友发
6 月的最后一天,电影市场再次迎来变动。原定于 7 月 8 日上映的《惊天救援》《学爸》等多部影片纷纷撤档。
" 暑期档这么空,为啥还要撤啊!" 在某微博电影大 V 的评论区,很多关注电影行业的网友们疑问道。至于这次集体撤档的原因,多位从业者对毒眸表示,是因为这些影片还没有拿到《电影公映许可证》。
这并不是来自 6 月的最后一个坏消息。灯塔专业版显示,6 月大盘报收 19.18 亿(含服务费),观影人次只有 5284.9 万,均为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最低值。在去年 6 月结束时,毒眸曾在文章中提出,当月 21 亿的票房、5974 万的观影人次已经是历史同期的最差表现,而今年 6 月的观影人次同比去年又蒸发 689 万。
票房的下滑程度没有观影人次的缩水那么大,更多是依赖 6 月 36.3 元的平均票价,这是历年同期平均票价的最高点。如果没有高票价的支撑,同比失去了近七百万观众的 6 月大盘数据会更加惨烈——疫情三年了,观众还是没能在夏天伊始就找回积极拥抱电影院的热情。
传统意义上对暑期档的统计包括了 6、7、8 三个月份,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很显然暑期档的三分之一已经失守。如果说这样的结果是疫情反复、影院停业、新片骤减等不利因素影响下的必然,那么暑期档剩下的两个月则显得至关重要。
大批量的新片上映,是暑期档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力挽狂澜的唯一机会。曾经的暑期档因容量大,战线长,对新片来说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而七月初的多部影片撤档,无疑在暑期档逆风翻盘的希望头顶,罩上了一层乌云。
无奈的 " 历史最低 "
又一个历史最低的 6 月诞生,几乎在意料之中。
春节之后,全国多个城市受疫情反复影响,电影市场也遭重创。拓普专业版显示,6 月一线城市票仓票房从去年同期的 3.43 亿降至降至 2.06 亿。电影票房重地上海 3-6 月的总票房产出不到 1700 万,而 2021 年一个普通的 3 月上海都有 1.37 亿的票房贡献。
还有包括北京和东北地区等在内,全国不少城市在上半年经历了很长时间的 " 不出家门 " 状态,大批影院关门停业,全国电影院营业率不到百分之五十的情况持续了很久,在这些不利条件之下,电影大盘表现低迷是必然结果。
疫情下的影院和行业的停摆,直观地影响了影片的定档上映——新片数量少,是这个 6 月最明显的现象。上一个历史同期表现最差的去年 6 月,灯塔专业版显示还是有 62 部影片上映,但今年这个数字直接降到 29 部。
" 客观因素影响下,有的新片是想上映也没机会,也有出于市场收益回报考虑而撤档的,不管哪种原因,都是可以理解的。" 有从业者对毒眸表示,6 月新片减少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在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后,没有片子上映,观众就仍然没有走进电影院的动力,大盘表现更差,观望的影片就更多、能上映的新片就更少,恶性循环由此形成。
6 月已经上映的影片中,国产片表现最好的是 6 月下旬上映的《人生大事》,单月票房达到了 4.97 亿(含服务费),虽然不敌月票房冠军《侏罗纪世界 3》超 8 亿的强势表现,但已经是历史上 6 月票房最高的国产片了。
引进片也没有起到 " 救市 " 作用。相比过去几年暑期档 7、8 月份国产片的强势,6 月往往是属于外片的好时机:2018-2021 年,三年里(2020 年六月电影市场未复工无新片上映,不计入统计)6 月票房排名前 5 的影片中,外片数量均为 4 部,2017 年 6 月票房排名前 7 的影片中甚至没有一部国产片。
对比之下,国产片《人生大事》在 6 月的表现依然是值得肯定的。
《人生大事》和《侏罗纪世界 3》在 6 月的表现,证明观众对电影的需求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