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最难的时候,赵本山正在搭建他的喜剧文化产业帝国。1993年,通过春晚有了名气的赵本山成立了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主要业务是倒卖煤炭,把铁岭的煤卖给本溪的钢厂。除此之外,赵本山还做过木材、钢材生意。做生意攒下来的钱,都是为了搞艺术。
2001年,赵本山办了「本山杯二人转大赛」,开始收徒,后又成立辽宁民间艺术团、与辽宁大学合作成立本山艺术学院,请了余秋雨来做名誉院长——这一切都是为二人转产业储备人才。同时,他花60万投拍了《刘老根》,播出后创下当年央视电视剧的最高收视。2002年,《刘老根》正火热时,赵本山开始租用沈阳中街大舞台剧场进行二人转演出。2006年小沈阳拜入赵本山门下,2007年宋小宝拜入门下。2007年,赵本山买下沈阳大舞台,改名为「刘老根大舞台」。2008年,「刘老根大舞台」扩张至东北三省及天津,票房总收入达1亿元。
《刘老根》成功后,赵本山接下来拍了「马大帅」「乡村爱情故事」系列,演员用的都是手下徒弟,成本极低,仅电视剧给赵本山带来的收入就达千万,而电视剧带来的名气,又为「刘老根大舞台」带来了收入。赵本山的喜剧产业顺利运转了起来。
郭德纲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崛起。2005年,辽宁民间艺术团升格为本山传媒,开始公司化运营,同样是这一年,郭德纲离开天津整整十年后,终于火了。于谦在这一年成了他的固定搭档,京津媒体争相报道「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他的开场词由「除去空座儿咱就算满了」变成了「今天人来的不少啊。满坑满谷!我很欣慰」。而这一时期,跟赵本山一样,老郭也在储备人才,已经收了曹云金、岳云鹏、张云雷等多名徒弟。两年后,德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郭德纲和妻子王惠占了99%股权,如同赵本山和妻子马丽娟牢牢掌控着本山传媒一样。
两大喜剧帝国的同时崛起,正应了赵本山的那句话——「老百姓太需要快乐了」。
02
2009年,是一个值得细看的年份。这一年,创业板开启,华谊兄弟上市,冯小刚收获了2亿的快乐,影视开启资本化。而这一年年初,赵本山带着徒弟小沈阳登上了春晚,一出《不差钱》捧红了那个穿格子裙的男孩儿。趁着《不差钱》,赵本山事业再上了一个台阶,标志性事件是「刘老根大舞台」进京,光装修就花了3000万,选址在寸土寸金的前门。开业那天,政商名流云集,连成龙都只能坐在三排开外。以此为标志,「刘老根大舞台」开始在全国铺开。4月,赵本山带着徒弟到海南参加博鳌论坛,在接受采访时说:「计划投资13亿人民币,筹划建设海南博鳌影视基地。」徒弟们则在联欢晚会上演出了二人转,被媒体称为「二人转正在走向全世界」。
赵本山还在这一年参加了55万元18天课程的长江商学院CEO班,当上了班长。6月,他邀请同学来沈阳聚会,本来只请了60人,最后去了280多人,都是商界精英。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本山传媒将要上市的信号。
这一年的高潮是赵本山订购了一架私人飞机,造价约2亿元人民币。这让人们联想起4年前赵本山另一件出风头的事——入主辽宁中誉俱乐部,当上辽足董事长,足球背后更让人议论纷纷的是他与大连实德总裁徐明之间的交情。「小品之王」的财富与政商人脉,成为当年最热的话题。
![](http://imgq8.q578.com/ef/0708/05081bfef16b0482.jpg)
2009年北京「刘老根大舞台」开业时,有一个人很容易被埋没在一众政商名流中,这个人就是郭德纲。2009年的郭德纲已今非昔比,他已经在人民大会堂开过了相声专场,德云社分社在2009年开到了天津,公司多达300人,并开始对外招聘。「德云相声联盟」成立,将京城另一大相声团体「挚友相声俱乐部」吸纳到旗下。孙越就属于「挚友」,第二年,孙越正式加入德云社,没过多久,和岳云鹏组成了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