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第二年,余秀华生下了儿子,因为尹世平常年在外地打工,大多数时候都与余秀华分隔两地。
分开的日子里,尹世平几乎不往家里打电话,家对他而言,只不过是一个春节过年的地方,
偶尔的团聚,也常不欢而散。
尹世平喜欢喝酒,喝完酒就像变了一个人,会说许多粗俗的话,还会嘲笑余秀华的残疾,每年春节回家,两人总会因为这件事情吵几架。
而更让余秀华痛苦的是,在"健康人"尹世平眼中,残疾的自己总比他低等。
有一年,他在荆门打工,临近春节,老板还欠他800块钱。
尹世平让余秀华和自己一起去讨债,并叮嘱她,一会儿如果老板开车出来,你就拦在车前:"你是残疾人,他不敢撞你。"
余秀华反问:"如果他真撞上来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尹世平没有回答。
那一幕成为了这段婚姻中余秀华最绝望的时刻:"在他的心中,我的生命还不值800块钱,我还不如一头猪。"
余秀华不懂为什么要结婚,她一遍又一遍问自己,这样的婚姻,真的能够和自己的残疾等价交换吗?
那些年,余秀华也曾想要自立,她曾经一个人去过温州打工,但却最终因为腿脚不便,被老板开除;
也想过去乞讨。但当拿着碗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时,余秀华却怎么也跪不下去,她说:我的自尊心在监督我,不能这样做。
最终,父母给她在家门口开了一个小卖部,在这间堆满了货物的小平房里,余秀华开始写诗。
当她写下一行行诗句的时候,也无意中重新书写了自己的命运。
写诗的余秀华
她写对于爱情的向往、写自己一地鸡毛的婚姻、写身边遇到的人、也写生活了几十年的村子。
她说:"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那几年,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坐在厨房旁的矮椅上,坐在村头的田垄边,余秀华开始一篇又一篇地将自己的灵魂和盘托出,编成字句,写在纸上。
诗歌成为了余秀华摇晃人生中的拐棍,也带着她来到了新天地。
后来,余秀华回想起突然走红的那个2015年,首先想到的,总是自己养在院子里的那一窝兔子——每次有记者来家里采访,总要杀一只兔子给他们吃。
余秀华被关注的起点,源于2008年——父亲给她买了一部手机,让她学习上网,第二年,又有网友捐赠了一台电脑给她,余秀华便开通了博客,开始在上面更新博客。
2015年,余秀华写下《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诗里她写: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 /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当年,这首诗歌在社交网络上被转发了近100万次,也让余秀华顶着"脑瘫诗人"的标签,一夜走红。
成名之后,余秀华家里的院子变得热闹起来,一波又一波记者涌入她家,但被问的问题总是相似且乏味:"你为什么要写诗歌?写诗歌对你意味着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余秀华总不满意:"从没有一个人问过我,是否幸福"。
对于那时的余秀华而言,比起成名,获得幸福更加重要,而获得幸福的第一步,便是离婚。
想要离婚的念头,不是在成名后才出现的。
在刚与尹世平结婚那两年,她就曾想过要离婚,在她看来,既然两人相看两厌,又没有话聊,那便没有必要维持这段婚姻。
但因为父母的反对,余秀华只好作罢,那时她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一夜走红,她更没想到,在她成名之后,想要离婚这件事,竟会变得难上加难。
一方面,是来自母亲的坚决反对。
彼时母亲刚查出癌症,她担心如果女儿离婚,以后老了没人照顾,对此,余秀华并不认可,在她看来,婚姻的基础应该是爱情:
"结婚就是结婚,你让别人照顾你,凭什么照顾你。"
余秀华
另一方面,丈夫老尹也不愿意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