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狐娱乐专稿(Exception/文)近日,青年演员易烊千玺、罗一舟、胡先煦等人考上国家话剧院这一消息引发热议。
有网友质疑选拔过程不够公平,不够透明。也有网友抱怨,明星本身就比普通人资源多,现在还要占考编的名额。
搜狐娱乐针对此事与知名编剧、制片人汪海林对话。
他表示,明星考编是体制与明星之间的双向选择,“也算是一种各取所需”,艺术院团需要吸纳有影响力的成员,而明星也希望得到身份和能力的证明。
汪海林同时提到,考入编制对于明星来说,也是一种约束,如果明星在单位里只享受福利,不履行义务的话,单位有权将其辞退,“这样的情况其实很多,好多院团清退了很多明星,也有一些明星主动辞职了。占着这个位置不做贡献,那就让他走人。”
对于选拔制度,汪海林认为,应该更加透明,管理需要更加规范。

明星考编是体制与明星之间的双向选择
提到明星考编,汪海林表示,这其实是国内艺术院团吸纳人才传统的延续。
汪海林介绍道:“在1997年之前,学表演的科班毕业的学生都是包分配的,当时并不存在考编的情况,跟中国其他单位一样,剧团的演员也要排队等着评职称、分房。比如著名的中央戏剧学院87级表演系,其中的胡军、徐帆、何冰等,毕业后都被分配到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但在1997年之后,包分配的制度被取消了,国内的艺术院团仍旧要吸收新人,由此很多都变成了聘用制,纳入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后,要像其他单位一样进行考试、公示,也就是大家口中的‘考编’。其实这算是之前分配制度的一种延续,并不是完全割裂的。”
每个剧院在招人的时候都有各自的考虑,“有的希望找能够踏实演戏的,但有的就觉得这样的演员我不缺,我要挑一些有影响力的。演员名气大,这对于剧院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是评估时很重要的标准。”
从明星的角度来说,为什么他们这么热衷于考编呢?

汪海林认为,能够考入国家编制,是对于一个演员身份和能力的证明,“一个国家院团把我吸收进去了,这就证明我是很优秀的。”
“另外就是,中国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有一个国家单位管着他,他不容易犯错误,行为能够有所规范。从某种程度上说,考入编制也是对明星的一种约束,不是你想拍什么就能拍,想什么时候去拍就能去。”
既然明星进入了事业单位,也必须完成其中的工作,“就像当年很多大腕儿,每隔一段时间都得回到自己的单位演话剧、演舞台剧,这些是一定要履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