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医院输液,医生找不到能打针的血管,因为她全身的血管都硬化了。
那时,她才刚刚过完 28 岁的生日,她说,这也许是她最后一个生日了。
图源:《中华之剑》
马东昆是工厂的干部,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八九十年代赚了十多万,结婚后买了车,给家里置办了电视机、电冰箱一大堆家电。
可惜,结婚第二年染上了毒品,不惜独自跑到深山老林里去戒毒,无奈毒瘾太深了不能自拔。
图源:《中华之剑》
为了吸毒,他开始变卖家里的财产,到最后只剩下一台黑白电视。
而 31 岁的他,最终因为吸毒过量去世了。
妻子绝望大哭,甚至想到过死,她后悔地说:
" 以后绝对不要找染上毒瘾的人结婚。"
图源:《中华之剑》
吸毒者中不乏未成年,很多都是由于对毒品无知而染上的。
在戒毒所,一个 17 岁的女孩曾经两次自杀未遂,她对编导李荃几乎是谴责地喊道:
" 我要是早在电视里看到海洛因能杀人,我绝不会吸,你们搞电视的都干什么去了,戒毒不了,我只能卖淫偷窃,我不想这样,我没办法。"
图源:《中华之剑》
就像导演涂俏说的那样:" 吸毒的人没有未来,也不想有未来,过一天算一天,哪天一过量就死了。"
毒品,不止对个人,对国家都是毁灭性的。
翻看历史的书卷,每每都会被近代的屈辱史刺痛内心。
而这一切的开端都源于毒品——鸦片。
清朝时期,英国非法向中国输入鸦片是带着 " 毁灭人种 " 的目的。
当时中国的城镇烟馆林立,吸食鸦片的大烟鬼成千上万。
图源:网络
鸦片的泛滥,导致社会一片乱象:
大量白银外流,清政府的国库逐渐被掏空;
许多贵族、官僚、地主吸食鸦片以后更加腐败,收受贿赂、包庇鸦片走私、加重老百姓的赋税和地租;
清军的将领和士兵中吸食鸦片后,收受贿赂,大批 " 缉私船 " 甚至变成了鸦片走私船,军队的战斗力日渐被削弱;
大量吸食鸦片的人体质虚弱,我们也由此被冠上了 " 东亚病夫 " 的称号。
图源:网络
林则徐看到这些残破不堪的景象,痛心地说:
" 如任其发展下去,必将使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
事实证明,他说对了。
1840 年,47 艘英国军舰抵达广东珠江口外,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清政府战败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出现了。
自此,中国的近代屈辱史拉开了序幕,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 ......
落后的中国,一次又一次被外国侵略者的铁蹄践踏。
图源:网络
所以,中国为什么对毒品深恶痛绝?
这是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史告诉我们的:
毒品,小到可以亡家,大到可以亡国。
而缉毒警察就是在这样的信念下产生的——
为了保护我们,为了保卫祖国。
只愿你们能永远活在 " 马赛克 " 之下,宁愿从不曾认识你们。
因为那样才代表着你们平安。
参考资料:
1、纪录片《中华之剑》《凤凰路》
2、李荃《关于 < 中华之剑 >》
3、面对面《边境缉毒警察自述悬在刀尖上的工作日常》
4、人民法治《缉毒英雄的 " 马赛克 " 人生》
5、新京报《云南牺牲缉毒警察蔡晓东:今后再也不用打马赛克了》
6、新华社《新青年 | 今天的头条,必须留给这些缉毒英雄》
监制:视觉志
编辑:哈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