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啸天
好久没有对台湾电影专门期待过了。
结果,《哭悲》期待了一次,挺失望的。《咒》又期待了一次,又小失望了一下。
《哭悲》已专门写过,这里不多谈。
对于《咒》,它恐怖吗?
有点。但故事本身没那么恐怖。真正恐怖的它的拍摄手法,那种专门调戏观众,让观众由于无知而倍感不舒服,才是本影片真正恐怖的地方。
有人说《咒》里没有恶魔,没有反派,因此不吓人。其实,片中的 " 咒语 " 就是恶魔,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女主就是超级大反派。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吧?
常去东南亚旅游的人,或者关注娱乐圈的人,基本上都听过 " 养小鬼 " 的故事。
某某明星去东南亚请回来了一个小鬼,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养着,给予它贡品,给予关爱,然后小鬼就开始帮助你实现财运或者事业运,如此如此,等等等等。
人鬼共处,和谐了还好,万一不和谐了,就会产生麻烦。而很多人只会请,不会送,所以当自己不想再养的时候,就会遭遇 " 请神容易送神难 " 的困境,会麻烦不断。如果小鬼为恶,还将会招来厄运连连。
请个小鬼就这个样子,那么请一个大鬼呢?
《咒》要编排的故事,就是台湾的一个姓陈的家族从东南亚请来了一个大鬼 ---" 大黑佛母 "。
至于刚请来时,为家族带来了什么样的好处,影片跳过没有讲。专门讲述的就是这个大鬼反噬这个家族,并向他们周遭的人传播恶意的故事。
我们的女主若男,就是被大鬼选中的人,要利用她来传播恶意,寻求献祭。
而《咒》一片的视角,偏偏又选择伪纪录片的格式,直接打破第四面墙,用观众的视角直接走进故事中。而且,还再三邀请观众一起诵读咒语。
当你真的跟着读了咒语。到了影片的最后,又突然告诉你,这个咒语不是祝福,而是传播。当你诵读了,大鬼 "大黑佛母" 的恶意就会降临到你的头上,你也会跟着倒霉。
看得观众头皮一紧,紧接着要大骂导演实在是太坏了,刻意误导人。
当你真的这样了。导演其实就笑了。
因为,这么做是他刻意的,故意采用伪纪录片的形式,引导观众走入故事之中,跟着读咒语,然后又觉得自己中了蛊,被下了降头,实在是晦气。
你真的这样了,说明你看进去了,这正是导演期待已久的效果。
因为,这个世界上压根就不存在什么 " 大黑佛母 ",也不存在什么 "火佛修一,心萨呒哞" 这样的咒语。
一切,都是导演兼编剧的柯孟融人为编造的。
他一个小小的编造,你就能相信,那说明他的编造是成功的。作为导演兼编剧,当然会非常开心。
那么," 火佛修一,心萨呒哞 " 到底是什么鬼?
我们群里的大公,因为懂闽南语,一下子就给破解了玄机。
其实,所谓的 " 火佛修一,心萨呒哞 ",这句看似神神秘秘的咒语,不过是闽南语里 "福祸相依,生死有命" 的音译而已。
大陆的谐音梗被脱口秀玩坏了,台湾则将谐音梗用到了恐怖片里去。
对于懂闽南语的人,去看这部影片,就不会觉得有什么恐怖的。
" 福祸相依,生死有命。" 这句话,你自己读一读,无论读多少遍,都丝毫不会觉得有任何的恐怖,喃喃自语读多了后像个傻逼倒是真的。
但是变成了 " 火佛修一,心萨呒哞 ",就一下产生了距离,变得高深莫测了。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了。
只能说,柯孟融编这个故事时,也没有太入心,就是借助信息不对称,靠不同语言之间的反串,用谐音梗来制造咒语。
至于那个什么 " 大黑佛母 ",无论是佛教,还是印度教,也都不存在这玩意。
但佛教里存在着恶神,倒是真的,尤其是密宗。因为藏地穷山恶水,资源匮乏,神也需要地盘,需要领域。因此,需要一些凶狠的护法来保护自己的领地,凶神恶煞就此诞生。
像" 大黑天 "(玛哈嘎拉)就是典型的凶神,但他主要的功能还是护法,是对外的,对于教外的恶意凶猛对待,对于教内依旧是充满善意的。还有,中原地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