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里的 " 大黑佛母 " 大概就是借鉴了一些 " 大黑天 " 之类的护法神的模样,被柯孟融创造出来在电影中吓人用的。
影片中,也提到 " 大黑佛母 " 是陈家从东南亚请来的神灵。结果,他是 " 恶意之神 ",不好好向他献祭的话,就会降罪于人,用咒语传播恶意,向人降灾。
在柯孟融的故事中,跳过了大黑佛母让陈家收益的阶段,直接将这座邪神开始降灾于陈家。于是,陈家将其封闭于一座山洞之内,用镜子等物将其封禁,只在很小的家族范围内传教。但是,还是不能完全做到,无法阻止恶意外泄。还是必须时不时献祭于邪神,以减少被诅咒。
整部影片也分为 6 年前与 6 年后。
6 年前,讲的是怀有身孕的若男,跟随其男友以及男友的朋友,年少无知,前来拍摄民俗信仰的经过。
结果,两男进入了封存大黑佛母的山洞,以身饲虎,直接成为了邪神的祭品,暴死。
若男则与邪神达成了交易。因为邪神看到若男已怀孕,就要求她先将孩子生出来,等孩子 6 岁时再来进行献祭。
若男,则成为了祭手。在自家的楼顶,修了佛堂,时不时进行进贡,护养着邪神。
6 年后,孩子在寄养家庭中长大,若男计划将其领回,向邪神献祭。当然,不是献性命,而是献出她的耳朵。不过,弄不好的话,很容易出人命。
所以,整部影片,从一开始,女主若男对所有的事都是知情的,甚至所有的一切都是她下的一个套。
当然,在领回女儿,打算去献祭时,短短几天的相处,让她的母爱之心泛起,对女儿产生了怜悯。于是,她改变了主意,又想要保护自己女儿了。
这可怎么办?
这样的行为,当然是恶意之神所不容许的,说好的就是说好的。
此时,若男所做的事,就是尽量将邪神的咒语传播开来,范围越广越好,将伤害尽可能地分摊出去。就像将浓硫酸尽可能进行稀释,以最大程度减轻伤害一样。
所以,若男一遍又一遍地试图通过视频,来带领更多的人一起来诵读咒语。她说,咒语是祝福,是为了保护孩子。其实,她非常清楚,咒语是降罪,谁跟着读谁倒霉。
不仅于此,她害死了寄养里的婆婆,害死了心理医生,实在算不上什么好人。
不要觉得影片的视角是若男,看起来她是一个受害者,就天然地觉得她是无辜的,是一个好人。
其实,这一切都是错的。
若男,是最大的恶意者。为了自己的私心,为了自保,刻意去害人,这可不是什么善举。她就是全片中最大的反派。最终,她也被反噬,成为了祭品,磕碎了脑袋,横死在了邪神的面前。
当然,最大之上还有更大,那就是导演。
导演刻意引导观众,刻意误导观众,通过各种手段拉拢观众去相信那个咒语。然后,又被他吓一跳。
故事本身不恐怖,但给观众下降头的手法很吓人,倒是真的。
整蛊观众,撩拨观众,使得《咒》成为了一部恶意满满的影片。
你可以说柯孟融是成功了, 也可以说他没能成功。被吓到了,就是他成功了。没有被吓到,就是他的手段过于下作,雕虫小技,徒增人笑而。
柯孟融自己说,《咒》后面还有 " 醃 " 和 " 困 ",他将会拍一个三部曲。其中《咒》是实验片,《醃》是传统鬼片,《困》是亲情惊悚。另外,还有可能会拍《咒 2》,讲第一部里的小女孩多多后来的故事。
话说,对于后面这几部规则中的影片,你期待吗?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