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网友们的审丑欲望之大。
正因为网友们追捧的态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加入到这支无底线的恶搞队伍中。
继ESO后,又来了一个TMT,成员为简隋音、邵宇、墨香铜秀、段家许、秦霄宪、7喵、除万宁。
紧接着,又有了时代马戏团,成员为朴宰汗、古力山楂、孙黄雷。
同样是以团队形式炒作,同样是利用谐音梗来蹭热度,同样是没尺寸的恶搞,依旧得到热捧。
靠审丑来收割流量,将低俗、庸俗、媚俗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有人质疑该唯流量论的操作时,则有粉丝站出来为其鸣不平。
可见,审丑,已成为网友们的乐趣,但殊不知审丑也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毒瘤",因为如此审丑不仅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更是对主流文化理念的腐蚀与消解。
那么为什么从网红1.0时代,一直到如今仍旧会有审丑现象的存在?
北京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严霄霏曾说过,人们喜欢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获得自尊,同时也更希望能收到来自周围人的重视与认同。
所以在看到美好事物时会产生身材焦虑、容貌焦虑,感受到生活压力,但在看到丑的事物时,会暂时性的忘掉现实中的焦虑与压力。
同时,还可以在这其中获得精神上的刺激与满足,体验这简单粗暴的快乐。
审丑,就像是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让那些想快速体验快乐的人进行发泄,而那些迎合审丑人群的网红们,就成了他们的心头好。
但长期接受简单粗暴的"垃圾快乐",浸泡在土味文化与快餐文化中,只会越变越空虚,审美观越发偏离。
审丑需要有个度,我们接受丑的存在也接受多元化的人事物。
但是,若为了博眼球收割流量去刻意放大丑陋面孔,输出粗鄙言语,制造"审丑文化",带偏年轻人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应趁早凉凉。
03 "媛媛"不断何时了?
孩子们想当网红,而网红中的"毒瘤"不在少数,除了满满的江湖气网红与审丑网红外,还有更为奇葩的"媛类"网红。
即那些为了出名与利益而利用各种低俗手段来博眼球的网红。
比如,佛媛。
穿着露骨的衣裳,在寺庙与素餐馆凹造型拍照,或者穿着紧身性感的衣服,装模作样地抄写经书。
形体上摆的是造型,脑袋里装的却是生意经,这些佛媛要么想出名,要么想售卖服装或礼佛物品,目的明显毫无下限。
更有甚者,为了接近"佛媛"的人设,形象上更加有"佛相",特意在耳垂上打玻尿酸。
为了名利,无底线炒作,而在"佛媛们"被封后,各样格式的"媛"都冒出来了。
幼儿媛
化着精致的妆,穿着紧身裙与丝袜,脚踩高跟鞋,手拿儿童书包,站在幼儿园门口假装等孩子放学。
可即便是装得再像也是假的,孩子还没放学哪来的书包?连标签都没摘掉明显是新买的道具,别的家长都走了她还在门口拿着牛奶摆拍。
不分场合的矫揉造作,毫无美感只剩低俗,如此操作令人发指。
病媛
为了带货,曾出现过"病媛"。
先是谎称自己动了手术,紧接着分享祛疤经验与恢复心得,从而为疤痕贴、手术贴、疤痕凝胶、保健品等产品打广告。
先获取信任,再一步步等消费者上钩,为了利益各种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