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惊叹于他的学识与才华,别管是卖菜,还是买书,历史、哲学、英语 …… 各种知识信手拈来。
图片来源:网络
让无数网友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他也是小镇做题家。
他出生于陕西农村家庭,家境贫寒。
母亲在家务农,父亲外出打工,微薄的收入,勉强撑起全家的生计。
看见董宇辉一口流利英语的人不会想到,上初中时他的英语还是倒数第一。
人们更不会知道,初中英语倒数不是因为他不爱学习,而是在农村读书时压根没条件学英语。
那时,他深知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拿着仅有的教材和学习资料日夜重复,书本和考题翻得破烂。
他从没有接触过英语到成为年级第一,用了一年的时间。
后来,他成功考入西安外国语大学就读英语专业。
家里的经济状况压根无法支撑他上大学的花费,他便开始勤工俭学。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一份兼职是去做导游,给外国人介绍兵马俑、大雁塔。
为了省钱,他常常徒步三四个小时走回学校。
甚至有一次因为过了门禁时间,宿管不让他进门。
凌晨,他再次走上返回市区景点的路途。
路上,他掏出被压扁的面包边走边吃。
告诉自己,不要抱怨。
一夜未眠的他,天亮之后继续工作。
这种情况下,董宇辉依旧在毕业那年取得了保研资格。
但为了减轻家人的压力,他放弃了读研资格。
像这样的苦和委屈,还有很多很多。
这些,都成就了现在的董宇辉。
图片来源:网络
董宇辉,是千万小镇做题家中的一个。
他们中的许多人或许不像他一样成功,但却和他一样吃了太多不为人知的苦。
他们没有出生在罗马,但他们一直在靠自己走在来罗马的路上。
谁敢说这样的努力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呢?
有位自称小镇做题家的网友自述,令人十分揪心:
我是闷热教室电扇下的汗臭;
我也是寒风里翻动的书页;
是拿着笔通红的冻疮;
是三百块廉价西装下九十度鞠躬的腰;
我是被拔出萝卜坑外的野菜;
我是被人鄙夷的小镇做题家;
这是世界上最 " 一文不值 " 的小镇做题家的常态。
图片来源:网络
他们是那帮最平凡的人没错,但他们也是那帮最努力的人。
他们比谁都普通,但是他们比谁都强大。
今天嘲讽他们的人,如果也经历过这样的艰难,还笑得出来吗?
为什么明星考编这件事会惹起众怒?
与其说人们愤怒,不如说人们恐惧。
这种恐惧,不是源自于明星程序正义的考编,更不是明星自身的努力和优秀。
而是他可能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特权,还要求那些一同竞争的普通人为他摇旗呐喊!
更可怕的是,还有人公然站出来嘲讽这些想要公平的人。
这就是 " 小镇做题家 " 的窘境。
但张口嘲讽的人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
那些出生在罗马的人,生来赢在起跑线,资源人脉唾手可得。
但是,那些生在瓦砾之间的人,也同样值得尊重。
因为他们才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罗翔老师说过一段话:
" 人这一生,能决定的也许只有 5%,有 95% 是你决定不了的,你的努力也许只是那 5% 的一个支点,去撬动那 95% 的命运。"
图片来源:网络
这是大多小镇做题家坚守的人生信条。
他们拼尽全力,不过是为了改变那个贫瘠的起点。
我们也是同样,都是一条路上的普通人。
当你路过时,不拉一把可以理解,但也请不要踩上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