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如此明显的鸿沟,让看客都忍不住惊叹。
一般解答这个疑惑,总会下意识地跳进"雌竞"的窠臼:
毕竟前者年老色衰还不识趣,后者年轻漂亮让人有面子。
但对比的背后,分明是这位被争夺的男人,需求大变了。
1999年,佩真从台中闯到台北,成了沈玉琳的助理;
同一年,沈玉琳制作的《台湾红不红》,成了台湾电视史上第一个被勒令停播的节目。
——和一路高涨的收视相对,是整人环节越来越过分,被整的艺人越来越大牌,被批违反公序良俗。
不过这也拦不住事业上升期的沈玉琳,换个包装卷土重来,金钱自然是不缺的。
三十岁出头的年纪,就有能力用两套房子和一辆豪车犒赏自己。
志得意满之时,沈玉琳和恋爱多年的佩真订婚了。
当年大概真的爱过,但也不耽误乍富的沈玉琳,将女友用得彻彻底底。
佩真平日里既要开车还要跑腿买便当,在他身边做牛做马。
沈玉琳制作了《宪在不准笑》,主持人设计各种环节,嘉宾必须强忍笑意。
为了省钱,就安排佩真充当疯狂女教官的角色,一旦嘉宾违规,就用道具棍子狠抽屁股,疯劲十足。
是的,省钱,最初女方免费帮忙。
随后一次《康熙》,佩真讲述和沈玉琳的奇葩感情生活,收视暴涨还引得各大节目跟风,让她一跃成为通告红人,月收入超过了六位数。
沈玉琳一不做二不休,给女友派了一个宣传,代价是需要按新人的规矩抽三成通告费。
但对这样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怎么能指望他守身如玉呢?
至少佩真是这么安慰自己的。
沈玉琳偷吃也不止一次了。
比如他多年后在《康熙》里自曝的那位,邂逅于三亚、约会在深圳的哈尔滨奶茶店大亨——和佩真指控的细节几乎都对上了。
只是佩真也没想到,过去那些年分分合合,最后终究会复合,这一次遇上了芽芽,怎么就真要走了呢?
是了,为什么是芽芽?
最开始的缘分很好理解,说成一见钟情,写作见色起意。
看沈玉琳的评价也能感受到择偶标准,爱的就是小鸟依人、温柔体贴。
倘若按照世俗的择偶标准来看,芽芽也未必配得上。
毕竟,女方离过婚,有孩子,还有酒店妹的传闻,娇俏可人也不缺这一人吧?
但更重要的,相遇是在合适的时候。
某种意义上,芽芽陪着他经过低谷,又重回巅峰。
刚认识时,沈玉琳还没被时代浪潮打趴下,也是手上七档节目的知名制作人,但芽芽自称不知他是何方神圣;
后来,因为制作节目欠下了三千万债务,大厦将倾,沈玉琳只好卖房还债,芽芽又如圣母玛利亚一般的包容,没有愤怒,没有咆哮,唯有支持;
和芽芽的婚礼,也全赖商家赞助,菜品被一众艺人吐槽。
虽然最后净赚的300万,对债务黑洞也只是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