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字考进国家话剧院编制闹得全网沸沸扬扬。
有人在为四字考编欢呼。
有人则是在探讨四字考编的背后是商业运作。
还有人在大声疾呼 " 做题家 " 的悲哀。
当所有人的目光聚焦于年轻的明星艺人们考编时,也忽略了他们背后的一个庞大的群体:
艺 考 生
这两天,桃无意找到了一部纪录片叫《我是艺考生》。
艺考生,也叫作艺术生,全称叫作 " 艺术类高考学生 "。这些学生首先需要通过高校的艺术专业加试,然后像普通高考生一样参加高考,达到一定分数线后才能被高校录取。
这部纪录片从几位不同专业的艺考生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关于青春和梦想的故事。
青春的模样
在一间摆满国内著名主持人照片的教室里,一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女孩阿依丽莎正在反复地练习发音。
阿依丽莎报考的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北京参加艺考培训。
在来到北京之前,阿依丽莎自认为普通话已经足够标准,但是在艺考班的第一次模拟考中,阿依丽莎才发现自己的发音一直是不标准的。
经过十几天的封闭训练后,阿依丽莎信心满满地走进了艺考考场。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这次镜头聚焦在了几个练习舞蹈的身影上。
在舞蹈老师一遍遍的催促下,女生开始练功了。
在舞校学习备考的这段时间里,她们每天都要承受来自身心的双重压力。
高强度的练习让她们一次次想要放弃,但却一次次咬牙坚持下来。
现实的拐角
艺考生们不是孤军奋战,和广大高考生们一样,学子们背负的往往是一个家庭所有的期望。
从小开始学美术的肖思雨报考的是绘画专业,为了让她来北京考大学,父亲和母亲专门来到北京打工,在一家饭店里工作,以便照顾她。
比艺考生们压力还大的是这些艺考生的父母,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够成功走完这条艺考之路,他们能做的只有毫无保留地给予支持。
路在何方
艺考,到底出路是何方?演员?导演?艺术家?
大学毕业的张程想要报考北电的导演专业,但这已经是他第五次参加艺考。
备考期间,他自己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只有靠母亲在经济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