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温网比赛刚刚结束,但大众对温网的吐槽还没结束。
如果说历史悠久的温网比赛有什么迷惑传统,那一定是" 所有运动员必须穿白色 "的着装规定。
就在 7 月 9 日的女单决赛前,温布尔登的门口聚集了一群穿着白裙子和红内裤的抗议者,主要核心诉求是:女运动员能不能不穿白色内裤,因为月经期间真的很不便。
本来是温网引以为傲延续一百多年的文化,对女性运动员来说就像把尴尬绑在身上的枷锁。
" 我们看到很多年轻女孩在初潮的时候就停止户外运动,月经已经是种障碍,到了温网这个级别的比赛,就不要让白色内裤成为一种阻碍。"
赛场外的抗议者最后补充 " 我们并非要彻底改变白色传统,只是想提醒他们考虑女性的实用功能。"
被白色着装规范 " 忽视 " 的女性特殊性,从 " 粉色专属 " 到专门收割女性钱包的 " 粉红税 ",直到今天,颜色似乎关乎性别的定义、规范、禁忌,这引发了编辑部的脑洞和热烈讨论。
一谈到芭比就想到粉色,就想到女性化,就想到浪漫矫情、情感驱动。一个典型文化符号,是这位靠上哈佛才摘掉 " 无脑粉色甜心 " 标签的艾丽 · 伍兹。
所以我们总结把讨论的内容记录下来,谁决定了女性使用什么颜色?
就算流汗,也得纯洁典雅
为什么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对白色的执念如此之深?
在《网球时尚 : 超过 125 年的服装变化》这本书里作者 Valerie Warren 的解释道,运动员穿白色衣服是为了避免彩色衣服上出现汗斑。
在 19 世纪英国网球一度被认为是绅士、小姐们的 " 高雅 " 运动里,汗水,尤其是女人的汗水,是让人非常反感的东西。
Warren 指出" 必须穿白色打网球 " 的规定其实是专门针对女性选手的,因为很难想象看到一位女士出汗。"
有束缚就有反抗。网球运动员格图德 · 莫兰在 1949 年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上穿着蕾丝内衣登场在当时看来惊世骇俗;
法国网球运动员塔蒂亚娜 · 戈洛文在 2007 年的温网赛场上以一条红短裤成为当年的热门话题人物。
但白色仍然是女运动员们的困扰。比起拼球技,温网的传统似乎更希望看到即使挥拍几千次,也 " 不会有汗臭味 " 的小仙女。
女学生穿白色内衣,满足谁的性幻想?
即便进入 21 世纪,你还能听到日本学校规定女学生必须穿白色内衣,不能穿彩色和印花内衣的魔幻新闻。
据日本读卖新闻 2020 年的报道,福冈县律师会调查县内 69 所福冈市立的国中校规,发现超过 8 成的 57 所学校规定女学生 " 限穿白色内衣 "。
一些学校为了贯彻执行规定,以抽查的方式检查女生内衣,其中有 10 几位受到侵犯的学生向福冈律师描述羞辱的经历:
穿不合规定颜色的内衣会在学校被要求脱掉;
老师会要求学生在走廊站成一排,当场敞开胸前衬衫检查内衣;
明明有男学生在场,却在体育馆里公然检查女学生内衣。
直到今年 3 月份这些饱受诟病的学校着装规定才被废除,当时日本东京近 200 所公立学校取消了五项规则,包括对女学生头发颜色和内衣颜色的规定。
为什么是白色内衣?学校给出的理由是白色能让内衣不可见,由此推测可以让 " 胸部 " 不可见,顺理成章地完成了对未成年少女 " 性特征遐想 " 的欲盖弥彰。
不过到底哪种颜色的内衣能见度更低根本不重要,完成 " 白色——纯洁——女学生 " 的意淫就足够了。
猛男可以穿粉色吗
当粉色被赋予特定含义、还被规定特定群体使用,反过来,对于男性来说色彩就成了划分界限、标榜气质的禁区。
遥想 18 世纪的欧洲贵族圈,粉色是男性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