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东当选上了民盟北京市委副主任,争议很大。
这好像是个大官。
一直以来,靳东都是老干部的人设。
形象看起来刚正不阿,加上饰演的角色有关,所以有了这种称号。
但是靳东的文化水平常常遭到质疑,多次因为装 B 人设崩塌。
另外一边是演员一边是干部,同时涉足两个领域,这样有时间坐班吗?
如果只是名义上的官位,这种行为是不是类似镀金呢?
因此很多人说这个事情和考编性质一样,相当于钻空子。
但是这种说法也被粉丝否认,声称靳东是从小镇做题家做起来的,完全不一样的性质。
还有人科普民盟职位不需坐班,主要是开大会需要露脸。
充当的是吉祥物,就是一种形象,一个门面。
可是靳东的形象真的适合吗?
他的人设不是已经塌得支离破碎了吗?
1
在靳东眼中,自己就是妥妥的文化读书人。
他不希望给大众的印象只是演员,而是一个知识分子。
他有多爱读书呢?
平日里读了一本书,要发上微博上让大家看看。
似乎在宣告网友们:瞧,我今儿又增长了一些知识文化。
每次发的微博文都有文艺风范,或诗歌,或散文。
以山水美景作为铺垫,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
纵然人生起起落落,也要永不言弃。
这些优美的文字离不开长时间的阅读和积累。
所以在百忙的工作之中,靳东也要抽空读书。
站着看,坐着看,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坐飞机也阻挡不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嘈杂的环境也打断不了他的专注。
旁边还有小助理给他拍照,就为了定格文化人的形象。
每次到阅读时都有摄像头对准,怎么就那么巧呢?
如果真是文化人不容置否,但若是维持的虚假人设迟早暴露。
还记得马学霸,高考前立的就是爱好读书的三好学生人设,等到 307 分出来直接贻笑大方了。
靳东的读书人设立起来了,也崩得很快。
帮忙宣传新戏时,用上了 " 茅盾文学奖小说改编 " 的话术。
可只是简单的几句就出了错字,一贯爱读书的靳东却把 " 茅 " 写成了 " 矛 "。
平日里抒情的小句子也出现了错字,例如 " 洁白无瑕 ",把瑕写成了暇。
一次错误并不能完全否定这个人。
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错,那这个人设就彻底崩了。
没想到饱读诗书的靳东,也会栽在了名人语录上。
在创作美句时特地点名引用梵高的话:" 在这个薄情的世界上深情的活着 "。
实际上,这句话来源于高级心理治疗师曾奇峰所说。
梵高没说过的话,直接安在了人家身上。
但凡记名人名句记清楚些,都不会出现这些错误。
一次引用就算了,他还要梅开二度。
在一次演讲中,他能够波澜不惊地说出西点军校的校训是 " 没有任何藉口 "。
并且感到很震撼,仿佛很受用。
但是西点军校的校训并不是他所说的,而是 " 责任、荣誉、国家 "。
你直接帮人家改了校训,人家是可以告你造谣的。
把自己包装成读书人的模样,到处卖弄文字,到处说教,这下真是闹得啼笑皆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