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久违 6 年的新专辑。
但你们是在听今天《最伟大的作品》,还是听过去 " 故事里的小黄花 "?
曾经写小黄花的他,青涩的、瘦瘦的,
被大小 S" 调戏 " 喊姐姐;
被全湾湾调侃,关于双 J" 不能说的秘密 "。
在 2004《康熙来了》开播的元年,就已经是 " 华语乐坛小教父 " ——
创作出《JAY》《范特西》《八度空间》《叶惠美》4 张专辑,唱红超过 30 首风靡亚洲的歌曲。
并以这样的创作速度,在日后共拿下 15 座金曲奖奖杯,是至今保持金曲奖获奖纪录最多的人。(以下提到金曲奖,均为台湾金曲奖这一奖项)
所以今天,不妨就从他的歌、他的多情和他与金曲奖爱恨情仇的那些年,一起来考古、对比:如今的华语乐坛是不是真的完蛋了?
金曲奖,曾经是不折不扣的华语音乐最重要奖项。
诞生于 1990 年,比 " 小天王周杰伦的横空出世 " 早 11 年,还是小虎队风靡亚洲的年代。
小虎队入围首届金曲奖最佳组合奖——
所以只追过周杰伦而没沉浸感受过小虎队当年风光的人,
就很难理解 90 年代站在电视机前名叫刘诗施的小学生,在 15 年后对霹雳虎四爷的痴情眼神。
之后金曲奖取消对香港歌手的限制,于是更为走红的港星,铁肺歌后叶倩文、百万销量张学友,就相继成为金曲歌后、歌王。
因为 97 年前,湾湾市场虽远大于香港,但论起影视歌三栖流行,还是香港领先一头。也才有林青霞、王祖贤、舒淇等湾湾明星跨海登明珠,寻求海外发展的更好机会。
王祖贤当年上《今夜不设防》,还被香港主持笑过 " 台湾土妹 "。
但随着两岸相继开放 ( 湾湾也是到 87 年才解严 ) ,华语市场地广人多,粤语市场就日渐低靡。
98 年,金曲奖又放开国籍限制,两个海外归来的青年唱响了挑战世纪末传统流行乐的先声。
他们正是 98 年拿下金曲奖最佳新人奖的陶喆,和 99 年拿下金曲歌王的王力宏,
标志性的 RNB 曲风,也为日后周杰伦能用 RNB 歌曲成功出片,打下市场伏笔。
才华重要,但光有才华少了雄厚背景,就可能连展示才华的机会都没有。
就像最近闹到沸沸扬扬的,普通小镇做题家 & 娱圈少爷小姐们的竞争资源不公问题 ……
陶喆,就正巧是娱圈少爷。爸爸叫陶大伟,驰骋湾湾电视界 18 年的风云人物,一手捧红大小 S 姐妹的湾湾综艺教父王伟忠,是他的好哥们之一。
而陶大伟的爸爸,还可往上数,如果你愿意费心搜索下曾经的湾湾警务处处长,就会看到他的大名。
王力宏,在优质偶像没塌房前,雄厚学术家世自己都吹了无数遍。
但顺风顺水空降娱乐圈赚钱,还是大学暑假回湾湾探亲,被他的叔叔推荐给知名音乐人。
他叔叔叫李建复,是第一位唱红《龙的传人》的华人歌星。
今年年初王力宏李靓蕾离婚大战,李建复也没闲着,百忙中还掺和了一脚。
周杰伦没这么好运,能发片前,在吴宗宪的阿尔发音乐公司睡了好久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