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最想要的奖,但也有意难平,就是一辈子只能入围一次的金曲奖新人奖。明明入围了,被谁抢走?
就是曾经的新加坡小天后,如今的冷门歌手孙燕姿。
而以新人之姿入围各大奖项的,还有:陈绮贞、五月天、戴佩妮、范玮琪、中国娃娃、方文山。
这一年,也被叫作新人爆发的大年。
之后,在一大批唱着华语歌曲的新生代音乐人影响下,香港和台湾两个地区,也逐渐完成华语流行中心的交接。
其中佼佼者,必提周杰伦。只用两年就甩掉新人光环,以神专《范特西》在金曲奖上横冲直撞,横扫 3 个重量奖项。
一般商业专辑主打歌也就 3~4 首,《范特西》则是 10 首歌至少 8 首都可称作主打。等于周杰伦把别人能发 2~3 张专辑的歌,放到了 1 张专辑里。
这样的才华密度和良心输出,上一个全新创作专辑这样搞的,可能还要追算到他的偶像罗大佑。
和金曲奖在蜜月期,也就有了那句傲娇的:谁叫我是周杰伦。
说明一下,此外流传甚广的 " 夜曲一响上台领奖 ",不是今天说的台湾金曲奖;蔡周大战后续之蔡徐坤以英文歌拿下华语金曲,也不是台湾金曲奖。
但 " 得意之作颗粒无收 ",是在货真价实的金曲奖。当 " 华语小天王周杰伦 " 带着入围 5 项大奖的《八度空间》再度来到,却坐满了 4 个小时冷板凳。
一气之下,写出一首旋律和歌词极佳的《外婆》,呼唤亲情,也质疑金曲奖评选的公正性:
" 结果却拿不到半个奖,不知道该笑不笑,我对着镜头傻笑,只觉得自己可笑。我难过,却不是因为没得奖而难过。我失落,是因为看到外婆失落而失落。大人们根本不能体会,表哥他的用心,好像随他们高兴就可以彻底的否定 ……"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也不再出席。不论金曲奖如何向他示好,年度歌曲、年度专辑、金曲歌王都颁给他,还是工作人员代替上台:杰伦没想到他会得这个奖, ( 所以没来现场 ) 。
激烈竞争下,金曲奖也爆出内定丑闻,某个唱片公司用旗下艺人打包威胁,如果奖项不颁给公司的入围者,就让公司全部艺人都不出席。
是到整整 7 年后的 2011,再拿到金曲歌王和最佳专辑,周杰伦才又站上金曲奖舞台,当压轴嘉宾颁奖给自己。
傲娇圆场:" 记得写过一首歌干掉金曲奖,现在我要把话收回来。每届金曲奖评审都不一样,我喜欢这届的评审!"
但他愿意再来,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一届的主持人中,有一位叫侯佩岑。
时间再到 2013,又是同样的场景换了女主角——双 J 同台。
只是可怜,无论主持人陶晶莹如何花言巧语哄骗,双 J 都没有迈出台上拥抱的那一步,台下也是匆匆擦肩而过。
因为彼时两人身边,都已经有能够大方公开的昆凌和锦荣,没能兑现金曲奖预期的大爆版面。
极力邀请双 J 同台,炒作绯闻挽救收视,这已经是上一个十年的金曲奖。
湾湾词人方文山,也有说他亲历的两岸流行地位变化:
以前湾湾是华语流行乐重镇,新马歌手一定会去湾湾发片,再到内地发展。现在彻底扭转过来,湾湾歌手也要去内地镀金,在内地红了,再飞回湾湾就自然红。
就像 2013 年后,我们大陆歌手也有不少拿过金曲奖,如李荣浩是 2014 金曲奖最佳新人、Mr. Miss 乐队(浪姐刘恋)是 2017 金曲奖最佳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