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杯奶茶背后,其实是 N 辆超跑
不过在早年事业上升期内,周杰伦的版税发财之路并不轻松,更难言躺赚。
因为他的成名之路始于传统唱片行业的夕阳时代,纵使当今黑胶、CD 花式回春,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从那时开始,世界逐渐成了流媒体的天下。
△ 2021 年全球唱片业市场统计,音乐流媒体份额高达 65% 数据来源:IFPI
而在那个实体唱片向音乐流媒体更迭的过渡期内,周杰伦歌曲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盗版 MP3 文件的传播,甚至很多专辑和卡带都是盗版。
△那时 " 牛仔很忙 ",没空当版权警察
根据 国际唱片协会 IFPI 的历史数据统计,周杰伦的正版实体唱片销量仅为 1600 万张,对比其华语天王的歌坛地位,我们就能明白有多少份额被盗版网络音源给吃掉了。
△时至今日,第一人口大国的音乐市场才位居第六 数据来源:IFPI
所以,早期版权意识的薄弱,听歌就该免费的概念,让认真做歌 的人难以获得应有的市场回报,毕竟许多音乐人都没有周杰伦一样的超高人气兜底,最终就是纯赔钱赚吆喝,而这个问题算是为如今群魔乱舞 的华语歌坛埋下了一个祸根。
△上综艺插科打诨,可比辛苦开巡演来钱快多了
在这段时间内,流量靠选秀,出歌难赚钱,综艺和拍戏才是最快的变现途径。所以唱歌的全跑去当演员、做导演、当综艺咖,歌曲制作沦为通往名利场的一个渠道,而非基础。
△续平台版权的时候,才知道谁是真正的大爷
就算现在很多流量歌手入局,但大多都是靠单曲来博取粉丝热度,只求销量成绩上的美观,但长期来看,无法获得持久的版权进账,说是一锤子买卖 也并不为过。
即使三番五次被质疑整不出活儿来了,周杰伦仍旧能够靠着早年的 优质专辑 大杀四方,这就是周杰伦这些年敢于不务正业 的底气,毕竟 核心资产 的回报过程确实是厚积薄发。
△甚至激进点的歌迷会说,周杰伦 2008 年以后的专辑根本没法听
这让我联想到了周星驰,早年间电影也是被盗版传播,基本没在大陆靠票房挣多少钱,但大家都知道星爷的电影是经典。
△至今没有下一个周星驰,也没有下一个周杰伦
后来星爷当导演拍片子,观众们全在「补星爷一张电影票」,让《西游 · 降魔篇》和《美人鱼》直接赚疯,拿下了 12.48 亿和 24.8 亿票房。这就是优质资产的长期回报性,像咱们凯子哥也能靠着一部《霸王别姬》吃一辈子。
△一部《霸王别姬》让陈凯歌剩下的所有电影都被观众原谅了
难怪华语乐坛在多年后还在千呼万唤周杰伦,纵使被人说「江郎才尽」,但后浪离前浪还是差了一个太平洋。
周杰伦恐怕自己都没想到,华语歌坛的流媒体事业居然要靠他撑起半壁江山。
近几年,他明显进入了半退休状态,痴迷于奶茶、电竞、魔术等「不务正业」的爱好,但奈何同行们衬托得太好,快餐音乐的滋味吃过就忘,多年前的《七里香》 依旧芬芳。
△汪峰是不是摇滚界的半壁江山还有待商榷,但周杰伦这波确实是板上钉钉
在 2014 年之前的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