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抖音
欢迎进入后真相时代,最大的规则是"规则消失"。
但内心深处我知道,这些荒诞并不能一带而过。
因为,这个荒诞与我有关,甚至也与千千万万消费信息、传递信息的我们有关。
学者乔纳森·劳奇写过一本社会学书籍《知识宪法:保卫真理》。
图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
是说,我们哀叹的共识、真相、科学,其实指向同一个意思:"客观真实的知识是存在的"。
但存在的前提是——
1、言论自由。即,任何假说都可以提出而不被噤声;
2、假说只有在经受住质疑和批评的考验之后,才有资格成为知识。
这很像胡适所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去伪存真的程序是必要的。
即,要得出客观存在的知识、真理、科学,是需要一个逐步论证的过程的。
在这里,我想聊一张知识宪法的图——
如果把知识、共识和真理的达成过程,理解成一个漏斗:
宽端代表言论自由的环境,任何人可以提出任何假说,而不受惩罚。保护宽端则是保护言论自由。
窄端则代表能通过检验的真理。
这本该是一个良性的、健康的过程。
但在当下,窄端的天敌是"troll"。
指故意发表煽动性信息,激起混乱和激烈情绪,引起他人注意的行为。
翻译过来很接近"引战""杠精""网暴""喷子""造梗文化""加速主义狂欢"……
简单来说,就是制造混乱,进而让人不相信一切。
纪录片《Troll Hunters》
不仅包括炮制大量谣言,释放半真半假的信息,攻击真正的新闻和新闻来源。
还包括把严肃议题解构为玩笑、谈资,加铸仇恨情绪,造梗狂欢。
有人说,把严肃议题解构为玩笑、在热点新闻下造梗狂欢,是言论自由。
但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当下毫无底线的杠精文化和造梗狂欢,已经肆虐到窄端。
即,我们对知识、共识和真理的标准本身,在被逐渐破坏和瓦解。
当下的网络给了喷子广阔的舞台。
因为社交媒体的传播成本非常低,流量经济又让煽动性十足的谣言有了市场。
喷子当然不直接对峙知识。
但你我见到了太多次,喷子以对传播知识的专业人士扣帽子的方式,瓦解基本共识。
譬如——
举报张文宏医生20年前的博士论文,因为他说早餐要吃高蛋白而被批为"崇洋媚外",接着泼脏水,让这位认真科普医学知识的科学家噤声。
图源:网页
同样饱受困扰的公众人物还有罗翔。
他以诙谐风趣的公开课的方式向普通人普法。却因收获流量而被骂到退网,但他默默把流量所得收入——37万全部捐给儿童救助基金会。
罗翔谈网络喷子
这种毫无底线和节制的狂欢奏效的结果是什么?
当然不仅仅是真理、共识、知识,这些看似大而空的东西被消解。
是每当重大灾难事件发生,也会伴随着大量的假新闻和煽动性言论出现。无论是新冠疫情、东航事故、俄乌战争,还是唐山恶性事件……
是当矛头可以对准一切的时候,当然就可以对准所有人,所有普通人,包括你我。
而当重拳锤向普通人的时候,伤害是难以挽回的——
癌症病人松饼君不堪网暴去世;寻亲男孩刘学州跳海身亡;直播间网红喝农药离世;上海一女士200块求助快递员送菜,被网暴200块太少,她跳楼自杀……
网暴直播喝农药
发现了吗?
这些看似无伤大雅的幽默、玩梗、阴阳怪气,已经成为了散播仇恨情绪的温床。
而当严肃事件出现,只有情绪在散播时,结果可想而知——
只有情绪在散播,而真正的焦点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模糊。
这才是最恐怖的事。
我明白人们有太多情绪需要宣泄,而"极端"成为释放情绪的绝佳出口。
借用清华教授刘瑜的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