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写一次易烊千玺事件里,被冒犯的小镇做题家。
易烊千玺昨天宣布放弃入职国家话剧院,并自称考国话编制的流程,全部合乎规则,并不是占了萝卜坑岗。
(易烊千玺发文回应 / 节选)
舆情没有反转,不相信他的人依旧不相信。
只剩易烊千玺的粉丝委屈巴拉:他都退出了你们还不依不饶什么?
不知道这算不算小镇做题家的一次惨胜。
其实我打出 " 小镇做题家 " 五个字,都有点战战兢兢。担心被说是高高在上,嘲讽努力的普通人。
我也是通过易烊千玺事件才知道,原来这个标签,现在是个贬义词。
我明明记得两年前它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是充满自嘲意味的。
所有人都要上学做题,但能当做题家的却没几个。至少要考上个重点大学,才能称为 " 家 "。
假如你生在河南这样的高考大省,一本录取率只有 8%,能靠实打实的分数打败 92% 的人,那证明你的智商、逆商、志商等等各种商都在上游水平。
而因为来自农村或者小城镇,没有祖上荫庇,卷子上的每一分,都纯靠个人能力考出来,更该被高看好几眼。
跨越重重艰难险阻,考上名校,以为能跟投胎小能手们平起平坐时,才发现自己赖以生存的考试分数,是最不重要的东西。
真正对前途起决定作用的信息、人脉、眼界,等各种资源,才是关键。
应试是自己唯一的出路,也是投胎能手们最不值一提的小技能而已。
这里又充满唏嘘、感伤和意难平。
假如连学习能力、意志力、自律能力,等等各种能力都出类拔萃的优等生都很难跨越阶级鸿沟,很难逆转命运,那连做题家都不算的中差生们,又该何去何从?
这是我以为的关于小镇做题家的讨论边界。
我不明白,它怎么就变成了一个贬义词,要被看不起?
还是说这个社会,已经把小镇、寒门、普女、普男等等所有非天龙人属性,全都归类成不能揭的疮疤?
" 普通即丢人 " 这股风气,好像跟全民考公考编是同步兴起的。
所谓宇宙的尽头是体制内,不过是 " 社会分配不公平 " 的高情商说法。
要是处处都能获得体制内同款保障,谁会为了一个编制破防?
没有保障,能买上房的所谓新中产,都可能随时因为期房烂尾或者大裁员,一夜赤贫,半辈子白干。
阶层上升的窗口被关闭,世界自然而然分成二元对立,对人的评价标准越来越单一,非贵即贱,非富即贫。
普通平凡变成骂人用语,不就是在说只有获得世俗成功的人才配接受赞美?
这两年,高喊有颜有钱有特权的女明星都是独立大女人;吹捧男明星都是厅局风哥哥,体制内男友的年轻人,和现在声讨易烊千玺的人,可能是一体两面。
前几年被谄媚利用的后浪们,和在这次事件里破防的年轻人,可能也是一体两面。
时代的车轮还没压到自己的脚丫子时,都是慕强至上,在明星身上,幻想代入自己的美好未来。
终于轮到自己上场,才发现世界的真相是,自己和明星从来不在一条赛道。
当然归根结底,这不是慕强的错。是没保障的错,是不公平的错,是除了考编没有别的路可走的错。
人人只能千军万马杀出一条血路,这条路自然就变成全民痛点,一戳即溃不成军。
现在这条路,就叫考编。
今天还出现了一个新词儿,摩擦性失业。
提出这词儿的专家解释说,劳动者想做的工作和他们能做的工作不匹配,消耗了没必要的时间。
粗浅理解一下,就是你天生搬砖的命,就别幻想去当公务员。
其实有资格去考公考编的都已经是幸运的少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