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儿的朋友,很难没有满头问号吧。
从走红开始,到对未来的展望,他们都透露出一股"不自知"的强烈荒谬感。
其实,某种意义上,MIRROR就是如今港娱的限定产物:
再也不是创造风潮的统治地位,只能被动接受输入。
MIRROR的走红,全赖18年的那部《全民造星》。换句话说,它是香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选秀男团。
而咱们内娱早就熟知的元素,也是在近些年才平移到海峡对岸的香港——
同样的无痛当妈,支持养成系偶像,
同样的粉丝集资,大批量的抢购代言产品,
同样的纯情大男孩人设,逆天改命,励志追梦,
同样的CP营业,解锁财富密码……
要知道,其中两位成员还出演了香港的第一部BL剧,港版《大叔的爱》;
与队友互相献出荧幕初吻,收视大火,从而实现团内人气的大超车。
嗯……怎么就不熟悉呢?
不就是被韩流影响又开出新枝,内娱在清朗之前每天都经历的日常吗?
而身处过去式的港圈,当然也会怀念曾经的辉煌,那个靠单向输出就能征服全世界的时代。
天天喊着"亚洲第一"的MIRROR,恰好成了这个寄托。
哪怕姜涛这个"顶流中的顶流",17年参加《快乐男声》,也不过是淹没在人群中的资质。
哪怕他们的歌曲包装,还是电音舞曲那一套,和韩流没半点区别。
香港媒体人还得意地拉踩内娱:你们都是流水线产品,MIRROR更具特色和辨识度。
他们不知道,比丑角,内娱还有ESO
面对这样一个组合,外界仍然期待——
期待他们能完成世代的交接,期待他们带着港娱重返巅峰。
对当事人来说,借着这点情结,深耕一下本土市场,不是难事。
只是,占据了这一亩三分地,然后呢?
要知道,那个群星闪耀的港圈,郭富城是"班里最丑",
黎明是"四个一般",
刘德华是演技被批评多年的"努力派",